桃樹的年生長量較大,芽又具有很強的早熟性,當年新植的桃樹每年能萌發(fā)3——4次枝。 因此,生產土利用桃的這兩個生長特性,在加強肥水管理的前提下,既可加快樹形的及時形成,又可把徒長枝轉化成與骨架枝相適應的結果枝組,促進花芽形成,使其達到當年成形、兩年結果、三年豐產之目的。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桃樹夏剪的時間與方法 桃樹夏剪技巧。  長期以來,桃樹的夏季修剪一直是深受廣大果農關注的一個問題。桃樹夏季修剪不當,常造成結果量減少、樹勢減弱、病蟲害多發(fā)等問題。這是因為桃樹的年生長量較大,芽具有很強的早熟性,當年新植桃樹能萌發(fā)3~4次枝。生產中可利用桃樹的這一特性,在加強肥水管理的前提下,通過夏剪加快樹冠形成,把徒長枝轉化成與骨架相應的結果枝組,促使花芽形成,達到當年成形、兩年結果、三年豐產的目的。對于盛果期的桃樹,夏季要修剪2~3次,以解決生長和結果的矛盾,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平衡各枝組生長,提高葉片光合作用,為果實膨大制造足夠的養(yǎng)分。 抹芽將主干、主枝、整形帶和主枝基部15厘米內的萌芽和與主枝并生(或重疊)的嫩芽、嫩梢及時抹除,以免影響骨干枝生長。 摘心摘心可以控制結果部位外移,提高花芽飽滿度,對小樹摘心還可促使提早成形。一般進行3次摘心:第1次在6月上旬左右,對長度在30厘米左右的旺梢摘心;第2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對未停止生長的旺梢繼續(xù)摘心;第3次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剪去主、副梢的頂端嫩尖,使枝條發(fā)育充實。 扭梢扭梢多用于改徒長枝為結果枝,也能改善樹體的光照條件。凡是主枝延長枝上的旺梢和剪口處抽生的強梢,均可在其長30厘米左右、未木質化時進行扭梢。扭梢部位以距枝梢基部5~10厘米處為宜,將直立旺枝扭枝180°,將向上生長扭轉為平行或向下生長。 短截結合摘心進行短截可以提早培養(yǎng)枝組,一般在6月上旬進行。 拉枝拉枝一般在6月份前后進行。這時枝干較軟,容易拉開定形,拉枝角度掌握在70°~80°,以撐、拉、吊等方式進行。對直立性強的新梢,可在距基部10~15厘米處輕揉,待木質柔和后再將枝條曲向合適方位。揉枝時用力要輕、均勻,避免用力過猛折斷枝條或將外皮揉破引起流膠,導致削弱樹勢。 疏剪主要是要疏剪競爭枝、纖細枝、下垂枝、徒長枝、密生枝等,應根據樹齡、生長勢的不同合理修剪,注意疏密留稀、疏強留壯,使各枝間不重疊、不交叉,要重點加強對枝組的修剪?!?/p>  夏剪的時間: 新栽桃樹6月上中旬即開始進入速生生長期。當新梢萌發(fā)到60厘米以上時可進行第1次夏剪,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進行第2次、第2次夏季修剪。 夏剪的方法: 桃樹的需光性強,頂端優(yōu)勢強大,潛伏芽壽命短。如主枝過于順直,會造成前旺后枯,不利于立體結果。如對骨架枝上的旺條不加以控制,既影響光照,擾亂樹形,造成主次不分,又不利于成花和迅速擴大樹冠。如修剪過重,留枝過少,特別是夏季修剪過晚,一些徒長性競爭枝長到“樹上樹”程度后,再一次性處理,會造成樹勢嚴重衰弱,引起流膠病的發(fā)生。因此,夏剪一定要合理。 1、摘心:①主枝梢摘心。方法是首先根據開心形的要求,按株距大小,合理配備主枝 一般當株距在2米以內時,可選留2個主枝相對伸向行間(Y形整枝),當株距在2米以上時,可選留3個主枝(平面夾角互為120度)。在6月、7月、8月新梢每長到60厘米時,摘去先端10厘米以上新梢,利用側生枝(側生芽)向前延伸,使其左右拐彎、流水式向前伸展,以利于骨架枝上配備的結果枝組長勢均衡,立體結果。②側枝梢摘心。當株距大于或等于4米以上時,為了占滿空間,提高產量,往往要在每個主枝上配備2個大的背斜生側枝,一般第1側枝距中干40——50厘米,第2側枝(在第1側枝的對面)距主干100厘米左右。其摘心方法同主枝,但第1枝留的側生枝(側生芽),要在側枝的外面,以防擁擠。③其他枝摘心。主側枝兩側及背上的旺枝可留5——10厘米連續(xù)摘心,以削弱樹勢,促生分枝,促其成花,培養(yǎng)成大中型結果枝組。中庸、平斜細弱的可甩放不動,留其成花、輔養(yǎng)樹體。 2.疏枝:主枝選定后,對主干上過多的旺枝應及早疏除,平斜細弱的可留著輔養(yǎng)樹體,但不可一次去枝過多,更不要在主干上“對口”疏大枝。 3.拉枝和頂枝:對于主枝角度過小的,不要采用“背后枝換頭”的方法開張角度,否則會造成“大樹剪小了,小樹剪了了”??捎?月中下旬(處暑前后)拉枝開角,此時開角不但不影響主枝的長勢,而且“死性”快。對于主枝角度過大的應及早用Y枝頂起來,以促進各主枝之間均衡生長。 桃樹夏剪技巧 桃樹的花芽分化主要在7--8月完成。這期間桃樹會抽生大量的新梢,必須及時進行修剪,否則就會影響花芽分化,造成來年產量下降。 一、扭梢 在較旺的直立新梢的半木質化部位,用手扭轉,使木質部及韌皮部同時扭傷而不斷裂。扭傷的新梢下垂或拉平,一般于新梢長30厘米左右,在距基部15厘米處將嫩梢扭曲。扭梢可以將徒長枝改造為結果枝,改善光照條件,緩和樹勢,防止徒長。 二、摘心 把正在生長的枝條頂端的幼嫩部分去除,摘心可以改變營養(yǎng)分配。被摘心的枝條暫停止生長,不僅有利于枝條充實,提高花芽飽滿度,而且可以減少與相鄰枝條的營養(yǎng)競爭,在梢長20厘米時摘心。摘心后,抽出的新梢長到30厘米再進行扭梢。 三、拉枝 可以開張角度,緩和樹勢,改善光照條件,防止枝條下部光禿,拉枝一般在5--6月份進行,這時容易拉開定形,拉枝角度80度左右,不能拉成水狀。 四、環(huán)剝與刻傷 環(huán)剝是把枝條的皮層按一定寬度剝掉一圈;刻傷是在芽的上方或下側用刀刻傷,深達木質部,通過環(huán)剝,切斷篩管,陰斷養(yǎng)分的向下運輸,相對增加環(huán)剝上部的營養(yǎng),從而提高花芽質量和結果能力。通過刻傷,切斷了局部的養(yǎng)分運輸,以促進萌芽發(fā)枝,環(huán)剝、刻傷一般在開花后或冬前時進行,以防流膠,影響樹勢。 五、疏剪 對樹冠上部和外圍的過旺徒長枝采取剪強留弱的辦法控制,同時剪除過密枝和無用枝,以改善冠內光照條件,促進桃樹花芽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