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名:空 樂器:小提琴 歌手:鄧偉標(biāo) 文源:萬一(微博) 圖源:網(wǎng)絡(luò) 最近,從一首《無覺》開始,沉迷于鄧偉標(biāo)的音樂作品。 《無覺》在鄧偉標(biāo)的《空》專集里。依次是《希望》、《悟》、《永生》、《無知》、《欲》、《問道》、《無覺》、《眾生》和《光明》。從曲子的命名與排序上看,我們依稀可以看到一個生命的歷程。 這張專集的部分作品中,雨聲、磬聲、梵音、簫聲、琵琶聲、提琴聲交替出現(xiàn),托出萬物圓融,和諧向上的氣氛,也許這就是曲子所要表達(dá)的希望。 悟的曲意表達(dá)的十分充分,兩種樂器的交替,似乎在問答,又似乎沉浸在一種悠遠(yuǎn)的證悟之中. 在整張專輯里,幾乎每首樂聲終了,都會覺得余音繚繞,回味無盡。 專輯音樂以傳統(tǒng)樂器為主,也有許多西洋音樂的元素。但《空》的內(nèi)核,融入并表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以音樂的方式,在古箏與提琴的唱和中,娓娓道來對自然和生命的感悟,音樂彌漫著佛教的禪意,令人冥想。 鄧偉標(biāo)的作品抒寫自然,平淡得讓人心靜,流暢得讓人超脫。其實不管什么題材,音樂寫的還是人自己。 能讓人在音樂中重回平靜,重歸純凈總是人生境界的一種升華,這種平靜和純凈融進(jìn)了音樂,也就有了傳達(dá)給他人的可能,也就具有了一層并非與世隔絕的意義,也就于音樂中溝通了人與人心靈的交流與默契。 這些美如天籟的樂章,飽含禪機的哲學(xué),譜寫出了人類對大自然的向往和對生命的探究,帶領(lǐng)聽者進(jìn)入無我、無欲、隨心、博愛和一切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這個喧囂的世上,我們真的需要一點安寧和純凈. 當(dāng)你聽到木魚輕叩,梵音繚繞,是不是感覺到空明之音如鏡花水月,捉摸不定? 當(dāng)你聽到古箏、簫音和鋼琴劃破了夜空,是不是又好像如遇知己,促膝傾訴?因此,在行云流水般的旋律里我們不禁會捫心低吟——“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nbsp; 然而,人生碌碌不過百年,到頭來,求了多少,得了多少,又失去了多少? 鄧還有許多專集,最近的一張是《色》。有評論說:誰言“色即空”?我們是欲望的孩子,也是物質(zhì)的奴隸;我們生于塵世,也歸于塵土。 琵琶和提琴的旋律在彼此的弦上纏繞,仿佛懷抱孩子的母親的雙臂,是如此的溫柔,如此的深情,綻放出動人心魄的色彩。 若要我說,那音色必是粉紅的,那是滾滾紅塵的顏色,是呱呱落地的嬰兒的顏色,如夢幻般溫馨而斑斕。誰說“色非空”?前世的千回眷戀,僅換得今生的擦肩而過。 這闕歌帶著幾分幽怨,卻又帶著幾分淡然,幾分超脫,仿佛那佇立在奈何橋頭的倩影,訴說著一份跨越千年的愛情,來來又去去…… 推薦聆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