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由于出汗較多,體內(nèi)的氣機和津液會隨著汗液一起排出體外,容易導(dǎo)致氣陰兩虛的情況。再者,如果一味地食用寒涼敗火的食物,也會導(dǎo)致陽氣的虛衰,所以夏季滋補是十分必要的。 有人會問,天氣已經(jīng)那么熱了,再滋補不會上火嗎?夏天吃點冰涼清爽的食物不是更舒服嗎?那么夏季要怎么補才不上火呢? 欽州市中醫(yī)醫(yī)院脾胃病科主任、中醫(yī)內(nèi)科副主任醫(yī)師梁秋明提醒大家:“夏季已至,夏令進補別忘了‘因人制宜’的原則,酌情選用適合自己的補品?!?/strong> 梁秋明還為大家推薦了幾款夏季滋補而又不會上火的中藥及食物,一起來看看吧。 01 太子參 公認的益氣生津佳品,夏季常服不但不會像人參那樣“上火”,而且有清熱敗火的作用。既可切成薄片泡水喝,又可煲湯時放入適量,常用于氣陰不足之食欲不振、氣短乏力、自汗、咽干。 02 山藥 能平補氣陰,且性兼澀,夏令健脾和胃之佳品,通常可與豬蹄、排骨等一起燉食。煲湯時宜加重山藥用量至60克,配茯苓、白術(shù)各20克即可。 03 麥冬 可清心除煩,適于內(nèi)熱擾心之證。麥冬性甘、微苦、涼,能滋陰生津、潤肺止咳、清心除煩,麥冬主治熱病傷津、心煩、口渴、咽干肺熱、咳嗽、肺結(jié)核。將麥冬與膳食搭配是一種非常營養(yǎng)又可口的食用方法,而麥冬也可以做成粥,也可以做成湯,比如薏米麥冬粥、沙參麥冬湯、百合麥冬湯等,搭配方法多樣。 04 蓮子 夏季最適宜養(yǎng)心,因為夏日心臟最脆弱,暑熱逼人容易煩躁傷心,易傷心血。而中醫(yī)認為蓮子性平味甘、澀,入心、肺、腎經(jīng),具有補脾、益肺、養(yǎng)心、益腎和固腸等作用,蓮子芯所含生物堿具有顯著的強心作用,蓮芯堿則有較強的抗鈣及抗心律不齊的作用。蓮子粥是一道常見的藥膳,主要制作原料為粳米和蓮子,它具有健脾補腎的功效,適用于脾虛食少、便溏、乏力、腎虛、尿頻、遺精、心虛失眠、健忘、心悸等癥。 05 百合 百合入心經(jīng),性微寒,能清心除煩、寧心安神,用于熱病后余熱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夢、心情抑郁、悲傷欲哭等病癥。單味百合煎服或與其它食物、藥物一并混食均能發(fā)揮作用。 06 黃瓜 黃瓜夏季吃不僅爽口、清熱、解暑,還能增進食欲。因為其中所含的葡萄糖甙、果糖等不參與通常的糖代謝,糖尿病人食用黃瓜,血糖非但不會升高,甚至?xí)档汀?/p> 07 西紅柿 西紅柿一年四季都可見,營養(yǎng)也很豐富,它同樣也是清熱解毒的好幫手,用中醫(yī)的話來說,西紅柿的作用就是平肝“去火”。 08 大豆 大豆蘊含豐富的蛋白質(zhì),在滋陰去火的同時還能補充蛋白質(zhì)、異黃酮、低聚糖、皂苷、磷脂、核酸等營養(yǎng)。除此之外,大豆中含有的可溶性纖維在降低膽固醇含量的同時,還可以幫助通便排毒,皮膚和氣色也會因此好很多哦! 09 蜂蜜 《本草綱目》上記載,蜂蜜有“清熱、解毒、潤燥”等功效,是“健康長壽的妙藥”。早上起床后喝一大杯溫蜂蜜水,除了能化解 “夏熱”之外,還能帶來一天的甜蜜好心情!除此之外,如果因上火而導(dǎo)致嘴唇干燥或龜裂,也可以通過蜂蜜來補救。在就寢前把蜂蜜涂抹在嘴唇上,滲透一會兒后再涂上護唇膏。幾天后,嘴唇就可恢復(fù)柔嫩光滑。 10 梨 炎炎夏日空氣干燥,如果身上出現(xiàn)了上火的跡象,那就說明新鮮水果和蔬菜攝入量不足。梨子是眾所周知的降火水果,多吃梨對撲滅 “火氣”可是很有幫助的。 文/源自欽州市中醫(yī)醫(yī)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