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這個專題在“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方面的要求是:(1)學生能獨立閱讀、獨立思考,與文本、編者、老師、同學展開對話,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2)學生能調(diào)動自己審美經(jīng)驗對文本進行鑒賞。 二、學情分析
三、教學設想
四、教法學法。學習本文,采用了評點交流、朗讀討論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瀏覽課文,把握感情基調(diào)(這里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 1、請同學們?yōu)g覽課文,把直抒作者對北平的情感的句子一一劃出來。 接下來是學生回答問題,老師作強調(diào),如:(1)第2段:①“可是,我真愛北平。這個愛幾乎是想說而說不出的?!?②“我愛我的母親,怎樣愛?我說不出。……我愛北平也近乎這個。”(2)第3段:“我不能愛上海與天津,因為我心中有個北平”;(3)第8段:“真想念北平呀!” 2、請大家用一個詞概括這些語句的情感。 明確:愛。 教師小結(jié):這個“愛”字可謂是本文的一個“文眼”,全文都是圍繞這個字展開的,而所選資料、所寫內(nèi)容中也都滲透著這個字,這就是這篇散文不散的“神”! (三)品讀課文,體悟閱讀感受。(這里總共給學生15分鐘的時間) 1、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闭埻瑢W們靜靜地品讀課文,讀到精妙處,在邊上的“對話欄”中寫下你的閱讀感受。當然,也可以對課前寫好的評點進行補充。(這里給學生的時間是7分鐘) 2、四人一組交流各自記下的閱讀感受。要求:在交流時做到表達清楚,認真傾聽,及時補充意見,最后確定一處進行評點,并由一位同學代表本組起來發(fā)言。 學生代表交流各組的評點。組與組之間可再相互補充。(這里也給學生留了8分鐘的時間) 學生在廣泛的對話和評點后,找出的句子大致有:例如課文第3節(jié):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與脾氣里有許多地方是這古城所賜給的。我不能愛上海與天津,因為我心中有個北平。可是我說不出來! 評點: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作者的性格是北平賦予的,這里的一切都是他熟悉的,也只有這里才是適合他的,作者也只屬于北平。作者與北平早已融為一體。 最后教師小結(jié):評點其實是較隨意的一種記錄讀書心得的方法。它可以是對內(nèi)容情感的評價,可以是對語言表現(xiàn)形式的點評,當然也可以記錄自己的閱讀感受??傊灰阍陂喿x時有所思,并寫下你的思考,都是可以的,這些都是讀書的收獲。評點不僅是一種學習的方法,更是一種讀書的習慣,希望以后同學們讀書時也要堅持動筆。 (四)朗讀課文,讀出作者情感。(這里給學生8分鐘的時間) 請同學們從文中選擇一段你作過評點的段落先自己朗讀一次,盡量讀出作者的情感,然后在組內(nèi)讀,最后推出一人,代表本組讀給大家聽。 (五)知人論世,理解作者情感(這里給學生7分鐘的時間) 問題設計:作者老舍為何對北平有著這樣濃烈的情感?同學們可以從課文中找出相關(guān)的句子作為依據(jù)進行闡述。要求大家先自己思考,然后再與小組成員討論。(接下來是學生思考,再四人一組討論,發(fā)言。) 明確:(1)對養(yǎng)育自己的北平的回報。例如:第3節(jié):“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與脾氣里有許多地方是這古城所賜給的?!?(2)北平讓作者有種歸屬感。例如:第7節(jié):“像我這樣的一個貧寒的人,或許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點清福吧?!?b>(3)在社會動蕩中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顯得更加強烈,故鄉(xiāng),成了作者感情的慰藉。例如:第8節(jié):“好,不再說了吧,要落淚了。真想念北平呀!” (六)領(lǐng)悟思考,感受專題內(nèi)涵(7分鐘) 問題設計一:北平對于作者來說,意味著什么? 教師小結(jié):北平是作者生活過的地方,那里有他的血淚,有他的汗水,有他的歡笑……從這個意義上說,北平就是作者生命的一部分;作者愛北平,愛北平的一切,當他遠離北平之時,北平就是他深深想念的故鄉(xiāng);在動蕩不安、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局勢中,北平是作者感情的慰藉與寄托。 問題設計二:思考人與自己的故鄉(xiāng)存在什么樣的關(guān)系?可結(jié)合你與家鄉(xiāng)的關(guān)系談一談。 (這時學生可自由發(fā)言。) 教師小結(jié):故鄉(xiāng)是將來我們要回望的家園,她是連接我們過去的紐帶。故鄉(xiāng)有我們生命的印記,我們對自己的故鄉(xiāng)總會自然地懷有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 (七)板書設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