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周朝,我們首先想到得是文王拉車,姜太公釣魚,武王伐紂等經(jīng)典故事。然而在經(jīng)歷了300多年西周時期得風光之后,我們得周幽王荒淫過度,為了討好褒姒,做了一出烽火戲諸侯得好戲,導致周王室威信大跌,從此周王朝開始走下坡路了。 ![]() 公元前770年,建國250年得西周王朝滅亡,周平王開始東遷。東周開始,周王朝得王權統(tǒng)治開始動搖,各方諸侯國開始崛起,周王朝得疆域,經(jīng)濟,軍力,和社會制度都淪落為一個諸侯國得實力,到周平王去世后,繼位的桓王無力置辦喪葬用品,于是派人向魯國索求。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為何周王朝后期得窮困潦倒。 一,國土疆域。在我國古代,疆土是衡量一個國家盛衰得標準。平王東遷后,周王朝已經(jīng)如一只西落得鳳凰,失去了原有得生機。晉國占領虢地后切斷了周王朝通往關中得咽喉。使得周王朝只能蜷縮在東部數(shù)百里間,在東部楚文王滅申國,在申設縣。申國被滅,周在南方的屏障失掉,楚國的邊境就直接同周相鄰,所以才有楚莊王陳兵周王國邊界上'問鼎'的舉動。周惠王四年將虎牢以東地賜給鄭國,將酒泉地賜給虢國。周襄王十四年,伊川地域又被戎人占去。周襄王十七年,晉文公因平定王室內亂,支持周襄王有功,周襄王于是把黃河以北的'陽樊、溫、原、欑茅'等邑賜給晉國,'晉于是始啟南陽'。這樣,周王室所擁有的土地,東西已不足二百里,地位更加下降。 ![]() 二,隨著疆域得減小,使得周王朝財力窮困。在周平王去世后,繼位得桓王無力置辦喪葬用品,于是派人向魯國索求。周襄王時沒有乘車,也派人到魯國去討。周襄王死后,為置辦喪具開銷,又派人向魯國要錢??梢娭芡醭斄ΩF困已成現(xiàn)實。據(jù)史料記載周景王十八年,景王設宴招待晉國的使臣荀躒,席上使用魯國獻給王室的酒壺,景王指著酒壺說:'伯氏,諸侯皆有以鎮(zhèn)撫王室,晉獨無有,何也?'質問晉國不送財禮給王室??梢?,周王已顧不得'天子不求私財'的祖訓了。王室后期,疆域狹小,財力薄弱,鄭國大臣引用《詩經(jīng)·小雅·蓼我》篇中的'缾之罄矣,惟罍之恥'來比喻王室和晉的關系。在合適不過了。 三,隨著疆域得變小,財力得匱乏,周王朝得社會影響力已經(jīng)大幅度降低,王室得權威也隨之流逝。西周時期,天子要定期到全國各地視察,以考核諸侯的政績,稱為'巡狩'。諸侯定期要到王都朝見周天子,稱為'述職'。東遷以后,周王'巡狩'禮就再沒有進行過,諸侯也不朝見天子了。像'周禮盡在魯'的魯國,在魯隱公執(zhí)政的十一年中,周天子曾三次派使臣到魯'聘問',而魯國卻一次也未去成周朝見過周王。齊桓公,有'庭燎之百'的越制行為;晉文公卻公然向周襄王'請隧';虢太子用大牢七鼎,虢國君一定是大牢九鼎,用天子的葬禮。綜上所述,周王朝在當時得社會地位已經(jīng)不如一個諸侯國,王族威嚴已經(jīng)當然無存。 ![]() 四,本來就茍延殘喘都周王朝,內部又多次發(fā)生爭奪王位的斗爭,王室更加衰弱。到戰(zhàn)國時期,小小的周王室發(fā)生分裂,分成東周和西周兩個小國。從此,周王朝開始走向滅亡。 |
|
來自: 瀟瀟雨ekg9m5f4 > 《中國史一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