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方出自《江蘇省高郵縣車邏地段醫(yī)院張子惠》
功能清熱解毒,行氣和血,消瘀散結(jié),滲濕止痛。主治急性盆腔結(jié)締組織炎,急性子宮內(nèi)膜炎,急性子宮肌炎,急性輸卵管卵巢炎等。
紅藤30克、敗醬草20克、 蒲公英20克、丹參15克、 赤芍l5克、苡仁l5克、 土茯苓l5克、丹皮10克、 金鈴子10克、甘草10克, 水煎服。 藥渣用文火炒熱后加醋30克拌勻,溫敷下腹患處。
口苦脅痛,帶下黃赤加龍膽草6克; 下腹痛劇加廣木香、制沒藥各10克; 濕濁重去丹皮、赤芍,加蒼術(shù)、白術(shù)各12克; 血瘀癥結(jié)去黃柏、苡仁、土茯苓,加桃仁、紅花、莪術(shù)各10克; 大便秘結(jié)加生大黃l0克; 發(fā)熱甚加銀花20克、連翹l5克; 熱極甚出現(xiàn)中毒性休克者用參附龍牡湯加減。
治療56例,痊愈35例,有效19例,總有效率為96.4%。
方中紅藤、敗醬草、蒲公英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苡仁、土茯苓清熱解毒,健脾利濕; 丹參、丹皮、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金鈴子泄肝理氣止痛,殺蟲抑菌; 黃柏清熱解毒, 燥濕消腫; 甘草調(diào)和諾藥,解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