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5月22日,60歲的李師傅前往未央區(qū)政務服務中心咨詢養(yǎng)老事宜,到地方后想喝口水,嶄新的服務大廳里放了幾臺高檔飲水機,可喝水需要掃碼才行,李師傅不會掃碼,最終也沒能喝到水。昨日,華商報記者實地體驗,這飲水機并非掃碼就能喝到水,而是需要操作繁瑣的七步驟,如果手機網絡不好,那么,這水你是喝不到的。(5月24日《華商報》)
把大象關到冰箱里只需要三步驟,在政務服務中心喝杯水卻需要七步驟,前者只是一個虛構的幽默笑話,后者則是現(xiàn)實存在的黑色幽默。兩相對比,令人不勝唏噓,這樣的做法,與政務服務中心的名字相悖,這是為人民服務,提供便利的飲水,還是在刁難人民,不想讓人民輕易喝到水?大家心里都有桿秤,恐怕不言而喻吧。
根據記者的親身體驗可知,“掃碼喝水”要經過關注公眾號、下載APP、手機號注冊用戶、用APP掃碼等七個步驟,整個過程歷時11分鐘,為了喝一杯水,確實有些繁瑣。如果用戶對智能手機操作不熟練,耗時更會長,要是手機網絡不好的話,也就無法喝到水了。而且,如此高大上的智能飲水機,大廳保安和柜臺內工作人員都不知道怎么操作,很多前來辦事的民眾也未能成功取水,可見該智能飲水機的操作流程太復雜,缺乏實用性。
政務大廳本身是為了市民辦事所需,每天都要服務眾多市民,由于辦理事務較多,難免需要等候時間,市民亦有飲水需求,政務大廳提供飲水服務,也是出于便民考慮,體現(xiàn)了政府貼地氣的務實態(tài)度。飲水本來是一件小事,只需將飲水機、紙杯等設施擺放到位,保證充足飲水、水質安全可靠即可,沒必要玩太多花樣。
可是,未央區(qū)政務大廳非要走華而不實的高端化,引進所謂的智能飲水機,市民需要掃碼、注冊等一系列復雜手續(xù),才能取水飲用,實則是過猶不及。而且,利用智能飲水機并未給市民帶來便利服務,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煩,遭到市民集體吐槽,說明這種設備并不適用于政務大廳,純屬畫蛇添足之舉。
有網友稱智能飲水機價格高達萬元,遠超普通飲水機。如此昂貴又不實用的飲水機,如果是財政采購的話,那么顯然屬于浪費資金,如果是廠商為了推廣而免費使用,也需要商榷。政務大廳是為民辦事的公共場所,并非商業(yè)場所,不宜為商家提供營銷推廣,以免造成不正當競爭。何況是如此復雜的設備,不僅沒有給市民提供便利飲水服務,還引來諸多抱怨,實在是太不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