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跨在長江下游上,分為蘇南和蘇北,兩塊區(qū)域飲食文化差別巨大。 東面又有長長的海岸線,西邊靠近安徽屬于中原地區(qū)。東西兩面飲食文化也有著很大區(qū)別。 在下在此給大家盤點一下江蘇省不同城市的特色早餐。 南京市:烏飯包油條、牛肉鍋貼、鴨血粉絲湯烏飯包油條 鴨血粉絲湯 牛肉鍋貼 其實南京特色早餐或者說特色美食非常多。 南京地理位置非常特殊,跨在長江上,深入安徽地界,所以飲食方面匯集了很多特點。 烏飯包油條是地地道道南京特色早餐,不過現(xiàn)在大街上好像做這個的不多見了。在下第一次吃烏飯包油條時,看著賣早點的老太太帶著塑料手套卷油條時候,還有點接受不了呢。不過味道確實很好。 鴨血粉絲湯是南京著名的特色飲食,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在下吃過幾次,但有點接受不了。主要是最后一次吃的時候吃到嘴里幾根白白的鴨毛,從那之后覺得嘴里有鴨毛,有鴨子的腥味。 牛肉鍋貼也是南京特有的早點,在下非常喜歡。一般在下都是八個鍋貼,一碗辣湯。 南京還有很多有特色的早點,實在不知道該怎么列舉了。 無錫市:紅湯面、灌湯小籠包無錫紅湯面 灌湯小籠包 無錫的紅湯面屬于蘇式面食,但無錫自己的特點。 無錫人喜歡吃甜,非常甜,在下感覺比蘇州、上海都要甜。 所以無錫的紅湯面也非常甜。另外紅湯面一般是斷生即出鍋,面條一根一根的非常有嚼勁。 無錫的灌湯小籠包,皮薄肉多,一個大肉蛋。吃起來要先要一下有,咗出里面的湯汁。 徐州:水煎包、饣它 (sha)湯、酥餅煎包 饣它 湯 酥餅 徐州屬于蘇北比較靠北的地區(qū),飲食習慣甚至方言跟山東都很接近。徐州吃面食比較多。 煎包比較有北方特色的,是發(fā)面包子,在下在徐州吃過幾次。 饣它 湯,這個字讀sha,其實在下一直覺得這個就是臨沂魯南那邊傳過來的臨沂糝湯。 酥餅基本上是徐州特有的早點,在其他地方見到的跟徐州的做法都不太一樣。 蘇州市:蘇式面食,奧灶面,炸糕點奧灶面 炸糕
常州市:米飯餅、雞蛋餅(在下忘記什么名字了)、麻團米飯餅 在下忘記叫什么名字了 麻團 米飯餅,是用大米磨成米粉加水發(fā)酵做成的餅。因為是發(fā)酵后的米面,所以有酒釀的味道,酸甜可口。相對于面粉做出的燒餅食多了還不上火。但這種餅必須現(xiàn)做現(xiàn)吃,涼了就發(fā)硬不好吃了。不過現(xiàn)在好像不好找了。 第二個雞蛋餅,在下忘記叫什么名字了,不過很好吃,做法是一層面糊,打一只雞蛋,然后在放進肉餡,最后再放一層面糊,用油煎出來的,做法比較慢。在下記得好像三塊錢一個,非常好吃! 在北方真的很少見到賣麻團作為早點的,在常州一些包子鋪會看到有賣麻團的,不過在下沒吃過,覺得太油膩。 鎮(zhèn)江市:鍋蓋面鍋蓋面 鎮(zhèn)江鍋蓋面也非常有故事淵源。鍋蓋面一般是手搟面,或者說是手捏的長條面,比較有嚼勁,再就是澆頭非常豐富,種類繁多。 揚州:三丁包子、餃面三丁包子 餃面 揚州的美食太多了,所謂的淮揚菜淮揚菜,肯定就是揚州啦!揚州炒飯、各類高點、三絲、燒賣,數(shù)不勝數(shù)。 并且揚州還有吃早茶的風俗,這個是不是跟廣東很像啊、 在下在這里介紹的是揚州的三丁包子,就是指雞丁、肉丁、筍丁,以這三丁作餡,鮮、香、脆、嫩俱備,肥而不膩。 再就是餃面,其實就是面條加餛飩,就是云吞面。 泰州:麻辣雞餃麻辣雞餃 麻辣雞餃 名字聽起來怪怪的,但是味道不錯,鮮嫩的雞肉加上香脆的筍丁,微辣的口感既去掉了肉的腥味,又增加了餡料的口感,一口咬了下去,嘴里立刻充盈著雞餃的麻辣鮮香。 其實泰州跟揚州非常接近,飲食習慣也基本相同,并且也有早茶的習慣,早點種類非常多。 泰州還有非常好吃的魚湯面、蒸餃。 淮安:長魚面、麻辣雞絲辣湯雞絲辣湯 長魚面 長魚面絕對是淮安的特色美食,不過早餐不知道吃的多不多,比較好出名的是老孫家長魚面。一碗長魚面一般得二三十塊,有各種各樣的配菜自己選。 再就是麻辣雞絲辣湯,這個也只在淮安喝過,非常有特色。一般其他城市杯裝的粥類大多數(shù)是南瓜粥、黑米粥之類,淮安的雞絲辣湯還有塑封的便攜杯裝。 在下淮安早餐非常著名的一個店叫中華面點王。每次去人都很多,結(jié)賬要排隊。 連云港:雞蛋灌餅、菜煎餅雞蛋灌餅 菜煎餅 不知道為什么,連云港人好像早餐非常喜歡吃雞蛋灌餅,到處都是雞蛋餅、雞蛋灌餅的餐飲小車。 再就是有幾家石墨菜煎餅非常有特色,掛著老字號的招牌。 宿遷:熥(tēng)煎餅熥(tēng)煎餅 宿遷屬于蘇北比較靠北的地區(qū),再往北過了新沂就是山東臨沂了。煎餅是蘇北人比較喜歡的早餐,跟臨沂有點像。 好吧,江蘇的各地市特色早餐基本說了一遍了,因為在下分管江蘇地區(qū)銷售,所以說基本上江蘇是每個地方都去過。如有不足的地方,還請大家補充,不對的地方也請斧正。 請給在下來一波關注,一波贊吧! 在下會不斷更新,向大家展示不同地域的不同百姓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