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基層醫(yī)師公社 特約撰稿人:王海鳴 痤瘡是一種發(fā)生在皮膚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俗稱“粉刺”或“壯疙瘩”,多發(fā)于青春期,男女兩性各在15或12歲進入青春期開始出現(xiàn),到20多歲才緩慢停止,少數(shù)人可延遲至30多歲。 因此,常冠以“青春痘 ”之稱。痤瘡雖具有自限性,但若處理不當可形成瘢痕,造成損容。 目前,痤瘡發(fā)病的根本原因還未找到。痤瘡的發(fā)生可能與皮脂生成增加、毛囊皮脂腺導管的角化異常(也稱為過度角化)、細菌繁殖、免疫介導的炎癥反應有關。 多種內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影響尋常型痤瘡的發(fā)展,飲食(如高脂、高糖及刺激性飲食)、心理壓力、清潔和性激素性活動可能對痤瘡的發(fā)生有一定的增進作用,但并不會促成重度痤瘡的發(fā)生或加重其惡化。 月經(jīng)前期痤瘡的加重很普遍,性激素失衡(雄激素過多)、化妝品、腎上腺皮質激素、化學物質接觸、機械性刺激、炎熱和潮濕的環(huán)境可導致或加重痤瘡。 痤瘡最早的損害通常表現(xiàn)在顏面部、胸部、背部,上臂也可受累。同時,痤瘡的損害可以是非炎癥性的,也可以是炎癥性的,具有多樣性。表現(xiàn)如下: 臨床上,痤瘡按嚴重程度可分為Ⅰ~Ⅳ級,具體如下:
痤瘡的病程緩慢,一般青春期過后則可自愈,愈后可留有色素沉著斑、小?;蝰:鄹泶?。
1.患痤瘡后要注意清潔患處,嚴禁擠壓,避免外用油脂類、粉類護膚美容化妝品及含有糖皮質激素成分的軟膏及霜劑。 2.過氧化苯甲酰是目前炎性痤瘡的首選外用抗菌藥物之一。 但需注意該藥可漂白頭發(fā)和衣物,不宜用在有毛發(fā)的部位;禁用于皮膚有急性炎癥和破損者;使用時注意避免接觸眼、鼻、口腔黏膜; 若與其他抗痤瘡藥(硫黃、間苯二酚、水楊酸、維A酸)合用可加重對皮膚的刺激性,也可引起皮膚干燥、瘙癢、紅斑、接觸性皮炎,若出現(xiàn)刺激性加重時應立即停藥;對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3.維A酸與過氧化苯甲酰在同一時間、同一部位合用有物理配伍禁忌,應早晚交替,即夜間睡前應用維A酸凝膠或乳膏,晨起洗漱后應用過氧化苯甲酰凝膠。與有光敏感性藥物合用有增加光敏感的危險。 4.維A酸:可增加光敏性,避免陽光直射,宜在晚間睡前應用;療效在2~3周后出現(xiàn),一般須6周后達到最大療效;不宜涂敷于皮膚皺褶部如腋窩、腹股溝處;禁用于有急性或亞急性皮炎者、濕疹者、妊娠3個月內、哺乳期婦女,育齡婦女使用時須避孕。 5.異維A酸有強大的致畸作用,用藥前應排除妊娠,在月經(jīng)周期的第2日或第3日開始治療,女性必須在治療期間、治療后做好避孕,直至治療結束后3個月。 如果在治療過程中懷孕,必須行人工流產。治療期間或治療后1個月內避免獻血。治療后1個月以及之后每3個月檢查肝功能和血脂,如血脂或轉氨酶持續(xù)升高應減量或停藥。 如果在治療發(fā)生精神紊亂等表現(xiàn),應停藥,并建議精神科專家會診。異維A酸不能與四環(huán)素類藥物同時應用。 長期大劑量應用有可能引起骨骺過早閉合、骨質增生、骨質疏松等,故<12歲兒童盡量不用。 6.抗生素的使用方面:為減少痤瘡丙酸桿菌的耐藥性,應盡可能使用非抗生素類抗菌藥物,如過氧化苯甲酰或壬二酸。 如應用某種抗生素有效,可重復使用數(shù)療程,療程的間歇期配合使用過氧化苯甲?;蛉啥嵬庥弥苿?/span> 外用抗生素的療程為4~8周,在此基礎上一旦沒有用藥指征,即應停藥。 7.非藥物治療:患痤瘡者宜注意皮膚衛(wèi)生,每晚睡前宜用熱水、肥皂洗除油膩,對油脂分泌多者可選用硫黃皂,忌用堿性大的肥皂。 另飲食宜清淡,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高纖維素 的食物,限制攝入高脂肪、糖類、酒精及辛辣食物。避免服用含有溴、碘的食品或藥品,精神不宜緊張。 應多食用新鮮果蔬少吃腌制、油炸、膨化食品,對“面部危險三角區(qū)”更應如此,以避免加重感染或遺留瘢痕。 8.當一種療法治療不理想時,可以采用光動力療法、激光治療、中醫(yī)治療等數(shù)種療法同時聯(lián)合治療,但如何選用聯(lián)合方式,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
|
|
來自: 昵稱41082923 > 《醫(y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