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嶺南地區(qū)天氣潮熱,蚊蟲活躍,人們備受蚊蟲皮肉叮咬之苦外,還面臨著感染各種蚊媒傳染病的風險,如:流行性乙型腦炎、瘧疾、登革熱、黃熱病等,兒童及年老體弱者感染后,更是后果嚴重。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驅蚊方法很多,也各有優(yōu)缺點,今天我們就為您介紹一個傳統(tǒng)中醫(yī)藥驅蚊辟穢的好方法——佩戴中藥香囊! 中藥“香囊”歷史久遠,早在周代就已有佩戴香囊、沐浴蘭湯的習俗。明清時代,香囊的發(fā)展更是達到了鼎盛時期,“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的習俗在民間廣為盛行。隨著歷史的更迭,源于中醫(yī)香佩法的香囊文化更是在傳統(tǒng)中醫(yī)的變革中,不斷發(fā)展,不斷更新,形式內容也伴隨著時代的特征而歷久彌新,百卉千葩。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兩款常用的中藥香囊配方及制作方法,這兩個配方所選用的中藥材氣味芬芳,留香綿長,多為藥食同源、內服外用的常見中藥,雖無名貴稀缺之品,卻有高雅清烈之性,是歷代醫(yī)家圣手推崇備至的避穢除疫、驅蟲防蚊的圣藥。 配方一: 適合兒童佩戴,同時能夠預防小兒感冒、鼻炎 材料:麩炒蒼術30g,丁香、白芷、 藿香各20g,沉香、艾葉、花椒各15g,冰片10g. 制作:除冰片外,其余各味粉碎,再加入研細的冰片混勻,裝入透氣性好的醫(yī)用無紡布袋里,每袋裝10g,再外加同樣透氣性較好的絲綢、棉麻布袋中,包裝制成香囊即可,香囊內芯每周更換一次。 組方功效:方中麩炒蒼術燥濕健脾;丁香、沉香溫腎納氣,芳香化濕;白芷、藿香疏風解表;艾葉、花椒溫中散寒,趨避蟲蚊;冰片醒神開竅,與以上各味配伍共奏疏風解表,除濕避穢之功。 配方二: 適合成人佩戴,同時能夠預防成人感冒、鼻炎 材料:黃芪30g,細辛、白芷各20g,丁香、藿香、檀香、佩蘭、石菖蒲各15g,冰片各10g,薄荷腦5g. 制作:除冰片、薄荷腦外,其余各味粉碎,再加入研細的冰片、薄荷腦混勻,裝入透氣性好的醫(yī)用無紡布袋里,每袋裝15g,再外加同樣透氣性較好的絲綢、棉麻布袋中,包裝制成香囊即可,香囊內芯每周更換一次。 組方功效:方中黃芪益氣固表,配合細辛、白芷、藿香、佩蘭疏風解表;丁香、檀香芳香化濕;冰片、薄荷腦醒神開竅;石菖蒲化濕和胃;共奏疏風解表,芳香避穢,開竅醒神之功。 使用方法: 外出時將香囊隔衣佩戴于胸前,或綴于腰間,或置于箱包的外側即可;室內亦可懸掛于床邊案頭或窗口處。 特別說明: 1、對中藥過敏者、嚴重過敏體質者慎用或禁用; 2、不建議年齡在1歲以下的嬰幼兒及孕婦直接佩戴本品,因無任何文獻可說明孕婦及1歲以下嬰兒可否使用或佩戴香囊; 3、給兒童使用時請注意香囊掛繩纏繞可能帶來的傷害,若佩戴不方便,也可將香囊藥芯取出置于兒童衣褲口袋中; 4、睡眠時可將香囊放置于床頭或距離0.5米左右的床邊; 5、請勿直接食用香囊內容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