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孝篇》開篇曰:“天地重孝孝當(dāng)先,一個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孝順子弟必明賢。”《孝經(jīng)》中也提出:“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毙⑹前傩兄矗⑹前说轮?。可見,孝是多么的重要。 什么是孝? “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边@是《說文解字》這本書對孝的闡述。前一句是說晚輩對長輩的敬與養(yǎng)稱為孝,孝是子女的本分。后一句主要說“孝”字寫的就是老人與子女的關(guān)系?!白映欣稀保俺姓?,奉也,受也?!笔钦f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從父母那里誕生出來的,然后不斷接受父母的養(yǎng)育,長大成人;成人后應(yīng)該對父母不斷的奉獻,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因此,子女要無條件地贍養(yǎng)和尊重父母,孝順父母。并且,生養(yǎng)教育下一代,延續(xù)做父母的使命。每個人都在這樣的家庭序列中變換角色,成“子承老”的“奉”和“養(yǎng)”這兩方面任務(wù),這既是孝子的歷史使命、社會責(zé)任和人生大事,也是人的道德根本。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 為什么要孝? 水有源,源遠流長;樹有根,根深葉茂。父母是源,父母是根,父母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母親懷胎十月,妊娠嘔吐,吃不好,睡不好。身體不舒服,生病也不敢吃藥打針,唯恐傷著腹內(nèi)胎兒。生產(chǎn)時,母親痛得撕心裂肺,闖的是“生死關(guān)”。兒女的生日,就是母親的受難日。乳哺兩年,母親喂給孩子的乳汁就是母親的血呀!每個孕育過孩子的女人死后的骨頭都會由白變灰,那是因為孕育、哺乳孩子流失大量的鈣質(zhì)所造成的。母親這個恩德,當(dāng)兒女的粉身碎骨都難以報答! 不僅如此,父母還要為初生的孩子擦屎把尿,不嫌累、不嫌臟,孩兒哭一聲,趕緊察言觀色,是冷、是熱、還是病了,馬上抱在懷中,不轉(zhuǎn)眼珠地看,生怕小孩受委屈。 孩子再大些,父母教小孩說話、走路、吃飯、穿衣和讀書寫字,講做人的道理。到了上學(xué)年齡,父母又接送上學(xué)——“你入學(xué)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就這樣,讀完小學(xué)上中學(xué),讀完中學(xué)上大學(xué)。父母的關(guān)愛一路伴隨孩子成長,直到立業(yè)、成家、生子,有了自己的生活。而做父母的卻默默付出,駝了背、彎了腰、白了頭,從來不圖回報。 “不當(dāng)家不知柴米貴,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恩”,當(dāng)我們?yōu)槿烁改笗r,才能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恩重如山!就算我們付出全部去孝順父母,也難以回報。 都知道“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孝敬父母是天經(jīng)地義的,但是,現(xiàn)在的許多子女們總是習(xí)慣于父母的給予,稍不如意就頂撞父母、怨恨父母,卻從來沒有想想應(yīng)該為父母做些什么。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备改傅膲巯藓妥优膲巯揠y以確定,子女全心盡孝還能有幾年呢?要在父母有生之年及時盡孝,不要追悔莫及啊!既然明白了這個道理,拿出我們的良心去找父母當(dāng)年慈愛子女的心,從這一刻起孝順父母,以補過去不孝的重罪吧! 如何盡孝?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講。 孝身,首先,養(yǎng)父母之身,也就是孝“身”,要在父母的衣食住行上留心、用心。 衣:四季更換的衣服要為父母及時準備好,款式、顏色、價格都要買適合老人品味的,老人若是不愿穿,就是不適合。 食:讓老人口福不缺。老人想吃什么,就馬上給老人準備,尤其是新鮮水果一上市,瓜果梨桃都買給父母嘗嘗鮮。要考慮到老人運動量小,消化功能減退,多給他們做些好消化的食物。要確保食物少鹽、少糖、少脂肪,既健康又美味。 ?。阂谧约耗芰Φ姆秶鷥?nèi),給老人提供最好的住所。如果與老人同住,盡量把陽光充足、空間較大的房間讓給老人住。老人睡眠輕,稍有響動便睡不踏實,要盡量給他們準備大—點,質(zhì)量好一點的床。 行:人老腿先老,行動要有人攙扶。主動給他們買些輔助工具,比如拐杖和輪椅。多陪老人出去散散心,領(lǐng)著他們?nèi)ヂ糜位蚴侨ジ浇墓珗@走走。其實兒女稍微留一下心,就會知道父母需要什么。這時,馬上給老人奉上,讓他們享用。 在奉養(yǎng)父母衣食住行的時候一定要誠敬。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可見,只是供養(yǎng)父母,若不誠敬,則與飼養(yǎng)犬馬沒什么區(qū)別。 給父母物質(zhì)上的滿足,只是一種義務(wù),還不算孝。“孝”是真心誠意的付出,是盡自己的本分,讓父母放心,不給父母添麻煩,才算真正的孝。 孝心 處處順父母的心,稱之為孝“心”。 “順”即順從接受父母的言教,讓父母安樂,放心。人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就多了,我們要理解老人的心情,順老人的心。 “父母所愛之物,我必愛之;父母所愛之人,我當(dāng)敬之;父母所愿之事,我當(dāng)奉之?!币馑际歉嬖V人們,一方面讓老人想到我們就高興,不讓老人牽掛,讓老人放心;另一方面,要幫助老人解決他所牽掛的事,讓老人安心。 子女要做到身體健康、品德高尚、夫妻和睦、建功立業(yè)?!缎⒔?jīng)》中這樣論述:“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本褪钦f,一個人的身體、四肢、毛發(fā)、皮膚都是從父母那里得來的,要特別地加以愛護,不能輕易損傷,這是孝的開始,是基本的孝行?!傲⑸硇械?,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就是說,如果做事遵循自然規(guī)律,揚名后世,彰顯父母的恩德,這是孝的最高標(biāo)準,是圓滿的、理想的孝行,是對父母養(yǎng)育的最好報答。相反“德有傷,貽親羞?!比绻蛔⒁庾约旱钠返滦摒B(yǎng),做出傷風(fēng)敗俗的事,不僅讓父母擔(dān)心,還會讓他們羞愧難當(dāng),是大不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成家后,夫妻和睦,幸福美滿。然而夫妻之間難免磕磕碰碰,不管矛盾大小,都要及時化解,不要向父母傳舌、告狀,要報喜不報憂。夫妻共同孝敬雙方老人,才能使老人享受天倫之樂。 讓老人安心,要做到急父母所急,想父母所想。父母如果生病住院,難免著急上火,這時,子女不僅要把錢準備充足,還要耐心伺候,“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崩先说男脑敢M力達成,比如老人想要祭祀,就要陪老人一起去,如果老人行動不便,也要以最大的虔誠心想方設(shè)法替父母完成。再比如老人多半都會牽掛自己的后事,要給老人選擇稱心的墓地,讓他們無后顧之憂。 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順從父母要有原則和智慧。當(dāng)父母有過錯的時候,兒女如果盲目順從,使他們陷于不仁不義的地步,那不算真孝。但也不要當(dāng)面頂撞,應(yīng)小心勸導(dǎo)他們改過向善。勸導(dǎo)時態(tài)度要誠懇,聲音必須柔和。如果父母不接受勸告,可以等他們心情好些時再繼續(xù)勸導(dǎo)。如果父母還是不肯接受,可以用哭泣、下跪等方式使他們覺悟。即使因此被責(zé)怪,也絕不起怨恨父母的心,更不把父母的過錯向外宣揚。應(yīng)該把他們該做的事情完善起來,這是為父母補漏,這樣才是把孝道盡真了。再來就是先改變自己的性格,再順父母的性格,才是真孝。 想盡孝,必須改掉脾氣稟性,要有好性格。光心好,而性格不好,孝道也行不圓滿。比如,有一個孩子給老人買來好多水果和點心,因為老人把水果給孫子們分了,孩子便生氣了,把水果丟在地上,氣得老人暗自落淚。說他不孝,好像冤枉了他,可這樣怎能算真孝順呢?所以,缺乏心性修養(yǎng)的人,很難把孝道盡圓滿。順父母的性格,就是按照父母的性格特點,隨快隨慢,使老人天性和樂,面無愁容,不使老人生煩惱。 孝志、孝言、孝色 另外,還有孝志、孝言、孝色等。孝志,是按照老人的志向去做。孝言,是在老人面前說話態(tài)度和藹,不大吵大叫。孝色,是不論在任何情況下,在老人面前都要笑呵呵的,和顏悅色。大孝難,孝色更難。雖然難做到,但要盡力去做好。 最后,要常把圣賢故事讀給老人聽,讓老人安心、快樂;同時,子女不管父母慈不慈,但問自己孝不孝。要繼承祖業(yè),弘揚家風(fēng),立志超過前輩。 孝還可分為小孝和大孝;近孝和遠孝。小孝孝于庭闈,大孝孝于天下;近孝孝于一時,遠孝孝于萬古。 林則徐說:“不孝父母,供神無益?!彼郧Ю餆?,不如在家孝順爹娘?!胺蛐?,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所謂孝,最初是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后效力于國家、恪盡職守,最終建功立業(yè)、服務(wù)大眾,這才是孝的圓滿結(jié)果。人能把孝道行到圓滿了,家和業(yè)興,國家安定。就是由小孝擴充到大孝,近孝推及到遠孝。全社會的老人皆得其養(yǎng),得享有子之樂,全得歡喜之心,以達到不獨親其親的和樂景象。 七寶老翁2018/5/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