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取消流量‘漫游’費,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等。5日晚間,中國電信、移動和聯(lián)通三大電信運營商先后回應表示,堅決貫徹落實國家“提速降費”相關政策要求和工作部署,全力以赴、抓緊推進。 據分析,2018年中國三大通信運營商仍然不會好過,提速降費加速,5G還遠但前期投入巨大,此后2年還將持續(xù)面臨營收增速緩慢,基礎投入加大,利潤大幅減少的難題。運營商必須在語音、有線寬帶、手機流量外,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大運營商陷入收入增長困境 目前,三大運營商中,僅有中國聯(lián)通發(fā)布了2017年的業(yè)績預測,據數據預計中國聯(lián)通公司整體服務收入約為2,490億元,僅比2016年上升約4.6%。移動出賬用戶凈增2034萬戶,達到2.84億戶,增速7.7%,4G用戶凈增7033萬戶,達到1.75億戶,增速67%。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中商產業(yè)研究院整理 雖然預測稅前扣非利潤預計約為54.9億元,同比上升6倍,但其實是由于2016年虧損嚴重,盈利基數過小導致,對比2017年三季度53.85的稅前利潤,四季度實際上的利潤增速幾乎可忽略不計。 從中國聯(lián)通收入增速情況看,中國移動的年度業(yè)績收入數據可能也比較難看。按美銀美林發(fā)表研究報告,預期中國移動公布2017財年收入同比增長5.1%及盈利按年增長5.3%。 整體看,近幾年來,三大通信運營商的營業(yè)收入增速均出現逐漸下滑趨勢,并且利潤甚至出現了負增長。尤其是中國聯(lián)通,其自2014年中期起營業(yè)利潤已連續(xù)出現了負增長,2016年度業(yè)績甚至出現虧損。 三大運營商如今的收入利潤雙降的困境,最大原因歸于近年來通信費用的降速遠遠大于營業(yè)收入增速。 通信行業(yè)的特征是技術迭代快速,每年需要超高的研發(fā)及和新設備投入,雖然看似收入很高,但所得到的收入大部分都需要投入下一輪的開發(fā)中,所以凈利潤率反而并不高。并且,由于基數大,對產品服務的價格非常敏感,一旦降價,最終利潤會大幅下降。 從2G時代到3G、4G再到5G時代,迭代時間越來越短,資本投入卻呈倍數增長,對運營商來說是成本壓力巨大。 提速降費對利潤造成巨大壓力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再次重申對提速降費的要求,對運營商來說無疑壓力山大。 首先,實現高速寬帶城鄉(xiāng)全覆蓋的要求,意味著巨大的基站設備投入與運營,中國廣大農村鄉(xiāng)鎮(zhèn)基數龐大,雖然近年來基本實現全覆蓋,但實際上收支比遠不如大城鎮(zhèn),設備投入及維護相對是一筆無比沉重的負擔。其次,各項費用繼續(xù)降低,尤其是移動網絡流量費至少降低30%的明確指標,直接對利潤造成重大影響。 據統(tǒng)計,由于政策要求及競爭關系,三大運營商的流量資費在過去兩年已經出現持續(xù)性的下調,每年的降幅在40%左右。伴隨流量資費的下降,三大運營商業(yè)績利潤明顯下滑:其中,中國聯(lián)通2015年年報顯示營業(yè)利潤增速同步由23.04%轉為下滑64.07%,2016年繼續(xù)下滑104.81%;中國移動2014年-2016年間的年度利潤增速為-12.13%、-8.44%、13.3%;中國電信的為3.83%、-7.26%、2.78%,利潤增速均出現明顯下滑。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中商產業(yè)研究院整理 此外,提速降費無疑會推動流量增長加速,間接的加劇了移動的網絡困境。 中國聯(lián)通2017年流量資費同比大降約70%,造成流量增長同比增長200%以上,致使網絡利用率在2017年翻倍。過高網絡利用率要求需要更大規(guī)模地投入、完善和加強網絡基礎設施,一度導致聯(lián)通巨大的資本開支壓力。 據悉,目前三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面臨最大的網絡壓力,網絡利用率達到65%左右,遠高于中國聯(lián)通和電信。相比之下,中國移動由于用戶基數大、網絡利用率高,遭受的降費帶來的流量增大沖擊更為嚴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