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包括新生兒血膽紅素升高的一系列病患。以鞏膜、皮膚黃疸為特征。新生兒黃疸可分成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 新生兒黃疸中醫(yī)治療: 濕熱發(fā)黃:常見癥狀為全身皮膚、面目發(fā)黃,色比較鮮明,并見發(fā)熱、煩躁、啼哭不安、口渴、尿少色黃、嘔吐、便秘、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治療此癥需要利濕清熱退黃。方用茵陳湯加減,白蒿、梔子、澤瀉、云苓、牛舌草(包煎)各6g,姜竹茹、棒草、生大黃(后下)各3g,用水煎服,每天一劑。 寒濕發(fā)黃:常見癥狀為身、目、尿俱黃,曰久不退,黃/色晦暗、面色欠華、不思乳食、納少肚脹、食后易吐、大便稀薄或者完谷不化、舌淡、苔白膩、脈細(xì)緩。治療此癥需要溫中化濕。方用白蒿理中湯加減,白蒿、黃參、冬術(shù)、云苓各6g,吳萸、橘皮、棒草、干姜各3g,用水煎服,每天一劑。 瘀積發(fā)黃:常見癥狀為身、目、尿俱黃,黃/色比較深并且晦暗,漸漸加重,納少易吐、腹部膨隆、大便搪、色如陶土,時伴腹疼、皮膚有瘀斑,兼見衄血,指紋紫滯、舌暗紅或者微紫、苔黃、脈細(xì)澀。治療此癥需要活血化瘀消積。方用茵陳湯和血府逐瘀湯加減,白蒿、山桅、桃仁、川考、牛膝各6g,棒草、生大黃(后下)各3g。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