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握講演詞的特點。 2.品味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 3.感受聞一多追求真理、大義凜然的精神氣概。 教學重難點 重點:反復朗讀,品味語言,體會愛憎。 難點:把握講演詞的特點。 教學時間 2課時 一、導入新課 播放【影音資源】《聞一多在李公仆追悼會上的講演片段(影視資料)》,營造情境,導入新課 。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到1946年,來緬懷為爭取民主和平進步而獻出寶貴生命的李公樸先生、聞一多先生,感受聞一多先生這位優(yōu)秀的詩人、卓越的學者、大勇的民主戰(zhàn)士,為爭取民主和平、反對獨裁的行動中 所表現(xiàn)出的大義凜然、視死 如歸的革命氣概。 二、整體感知 【精品課件】 1.了解文體。 講演詞又叫演說詞、講話稿,是一種供口頭向群眾宣傳的、帶有鼓動性的文章。 講演詞有以下特點:第一,考慮聽眾對 象,要有針對性。第二,觀點集中、鮮明。第三,思路清晰,內容充實。第四,語言通俗生動,感情深厚充沛。 講演詞的結構靈活多樣,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體都有三部分內容:開頭提出問題,或亮出講話要點,以引起聽眾的興趣和關注;重點是中間部分對講演主旨的闡 述;結尾回應開頭,總結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聽眾受到激勵和鼓舞。 2.走近作者。 聞一多(1899-1946),原名聞家驊,湖北浠水人?,F(xiàn)代詩人、學者和堅強的 民主戰(zhàn)士。1920年7月發(fā)表了第一首新詩《西岸》,從此跨入中國詩壇。 1923年9月,他的第一本詩集《紅燭》出版。這本詩集反映了詩人對偉大祖國真摯的愛和對黑暗現(xiàn)實極端的恨。他把自己比喻為正在燃燒的紅燭,寧愿犧牲自己,誓為他人造福。 1928年1月,詩集《死水》出版 ,這是他的代表作,面對苦難的祖國,嚴峻的現(xiàn)實,他的愛國主義熱情更加熾烈,而虛幻的唯美主義的成分減少了。 1946年7月15日,聞一多被國民黨特務暗殺。1946年7月17日毛澤東、朱德同志在唁電中稱贊他:“為民主而奮斗,不屈不撓,可敬可佩?!?a target="_blank">周恩來同志在悼詞中寫道:“心不死,志不絕,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殺人者終必覆滅?!?/p> 3.了解背景。 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國民黨當局為篡奪革命勝利果實,陰謀發(fā)動內戰(zhàn)。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堅持民主和平,反動獨裁和內戰(zhàn),開展了蓬勃的愛國民主運動。國民黨當 局為了鎮(zhèn)壓這一運動,制造白色恐怖,屠殺愛國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愛國民主人士李公樸先生在昆明被特務暗殺。特務們要暗殺的第二個對象就是聞一多,友人勸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舉行的李公樸先生追悼大會,他事先沒準備發(fā)言,但面對會場上特務們的無理取鬧和囂張氣焰,他忍無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講臺,發(fā)表了這篇義正詞嚴的講演。當天下午,他就被暗殺。課文是這次講演的記錄整理稿。所以稱為“最后一次講演”。 可參考【微教案】《李公樸》 4.檢查預習情況。 (1)給加點字注音。 誣蔑(wūmiè) 屠殺(tú) 恐怖(kǒng)挑撥離間(jiàn) 卑鄙(bǐ)卑污(wū) 賦予(yǔ) (2)解釋下列 詞語。 誣蔑:捏造事實冤枉人。 卑劣:卑鄙惡劣。 賦予:交給(重大任務、使命等)。 蠻橫:(態(tài)度)粗暴而不講理。 卑鄙無恥:品行低下,不知廉恥。 挑撥離間:搬弄口舌,引起爭端,使互相猜忌而離散。 5.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影視課文】,學生聽讀,注意感受作者強烈的愛憎情感。 (2)學生大聲朗讀,注意朗讀的語氣語調。 學生自主思考,小組討論交 流回答問題。 ①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②理清講演思路并概括每部分內容。 參考 ①聞一多先生在李公樸先生的追悼會上,義正辭嚴地當眾揭露、痛斥反動 派的罪惡和卑劣,表達了對民主和平的堅定信心。 ②本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段):高度贊揚了李公樸和昆明人民為爭取民主和平而斗爭的精神,痛斥國民黨反動派暗殺李公樸的罪行,揭露了其虛偽的本性。 第二部分(4、5段):分析國民黨反動派的虛弱本質,指出人民必勝,光明就在眼前。 第三部分(6—12段):號召昆明人民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堅持斗爭,表達自己為正義而獻身的決心。 三、局部探究 【精品課件】 學生大聲朗讀1、2段,思考: 1.講演中,聞一多先生一再痛斥敵人的卑劣無恥,他是從哪幾個方面痛斥的? 師生交流,回答 參考 (1)李公樸無罪而遭毒手;(2)要殺,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殺,只會偷偷摸摸地暗殺;(3)殺了人,為推脫罪責,反造謠誣蔑,嫁禍于共產(chǎn)黨。 可參考【微教案】《開頭結尾》 2.學生朗讀第3段,思考: 這一段講稿表現(xiàn)了聞一多先生對李公樸烈 士和愛國民主運動怎樣的態(tài)度? 師生交流 參考 對李公樸先生被暗殺十分悲痛,并贊 揚了李公樸先生和昆明人民為爭取民主和平獻出寶貴生命是昆明無限的光榮。 總結:講演開始,聞一多先生痛斥敵人的卑劣無恥,贊揚了李公樸先生和昆明人民。愛憎分明,體現(xiàn)了講演者鮮明的態(tài)度。 3.學生朗讀課文第二部分,思考: (1)作者是如何揭露反動派的本質,進而指出反動派末日來臨的? (2)聞一多先生預言敵人“快完了”,人民一定勝利,有什么根據(jù)?請從文章中找答案。 思考交流 參考:(1)首先表達對反對派的強烈憤慨,接著剖析出敵人內心的虛弱:自己在恐怖、慌、害怕,然后指出他們的末日來臨:完了、快完了。 (2)第一,他們這樣瘋狂地制造恐怖,這是他們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第二,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萬個李公樸站起來;第三,歷史上沒有一個反人民的勢力是不被人民毀滅的。 4.學生齊讀第三部分,思考: (1)對進步青年,聞一多先生發(fā)出了什么樣的號召? (2)在講演的最后,表達出聞一多先生怎樣的精神? 師生交流 參考 (1)發(fā)揚云南光榮歷史,繼續(xù)進行民主和平運動。 (2)義無反顧,隨時準備獻身的精神。 5.學生大聲朗讀全文,體會講演詞的特點和作者的情感 。 四、總結拓展 1.結合本節(jié)所學課文具體內容,總結講演詞的特點。 個人總結,小組交流。 明確:講演詞的特點:第一,有的放矢,考慮聽眾對象。聞一多先生在李公樸烈士追悼會的現(xiàn)場,面對的既有大批的民主人士與進步青年,又有國民黨反動派的特 務。聞先生對前者發(fā)出號召,對后者則嚴厲痛斥,充分考慮了聽眾對象。第二,觀點集中、鮮明。對民主人士與進步青年,鼓勵號召;對敵人,則是嚴厲痛斥。第三,講演首先痛斥國民黨反動派暗殺李公樸的罪行,接著分析其虛弱本質,最后發(fā)出號召,思路清晰。第四,多種稱呼,多種句式,多種修辭,語言鏗鏘,語氣強烈,愛憎分明。 2.在反動派橫行霸道的黑暗年代,無數(shù)革命先烈無所畏懼,勇于斗爭,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幸福的生活。今天,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實際行動來緬懷革命先烈?談談你的看法。 各抒己見。 五、作業(yè)設計 (1)完成【試題中心】“基礎訓練” (2)模仿作者練習講演,進一步感受聞一多先生愛憎分明的態(tài)度和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體會講演詞的特點。 可參考【悅讀世界】 六、板書設計 最后一次講演 聞一多 贊揚李公樸斗爭精神,痛斥敵人罪行 講演內容 分析敵人的虛偽本質,指出人民必勝 號召昆明人民堅持斗爭,表達自己獻身決心 一、導入新課 檢查學生模仿講演練習,進一步感受聞一多先生愛憎分明的態(tài)度和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體會講演詞特點。 一篇講演詞,能夠征服聽眾,除了有清晰的思路與鮮明的觀點外,富有感染力的語言也是一個極其 重要的方面。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品味一下這篇講演詞的語言特色。 二、局部探究 【精品課件】 同學們,一篇富有戰(zhàn)斗力的講演詞,能夠征服現(xiàn)場聽眾,引起強烈的共鳴,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無疑是 一個重要的方面。根據(jù)剛才所聽的朗讀,大聲朗讀課文,品味語言的表現(xiàn)力。 1.分析下列三組句子,分別是什么句式,有何作用? (1)你們以為打傷幾個,殺死幾個,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嚇倒了嗎? (2)你們看著我們人少,沒有力量?告訴我們,我們的力量大得很,強得很! (3)為什么要打要殺,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而偷偷摸摸地來暗殺! 學生反復朗讀,師生交流 參考 (1)反問句。用疑問的句式,表達了肯定的觀點,強烈的諷刺,鮮明的愛憎。 (2)設 問句。引起聽眾的注意和思考,使聽眾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觀點上的認同。 (3)感嘆句。表達強烈感情,揭 露敵人的卑鄙與虛弱。 2.用講演者的口吻反復朗讀下面的語句,體會人稱變換的作用。 (1)我們昆明的青年決不會讓你們這樣蠻橫下去的! (2)今天,這里有沒有特務?你站出來!是好漢的站出來! (3)其實很簡單,他們這樣瘋狂地來制造恐怖,正是他們自己在慌??!在害怕??!所以他們制造恐怖,其實是他們自己在恐怖??! 師生交流,討論。 參考 (1)充分表現(xiàn)出講演中和群眾的親密情感和一起戰(zhàn)斗的態(tài)度。 (2)對敵人厲聲質問,狠狠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 (3)表達出對敵人的極端蔑視。 可參考【微教案】《不同人稱的表達效果》 3.文中多處運用了修辭方法,找出來并批注,體會其作用。 尋找,思考,交流 參考 (1)這是某集團的無恥,恰是李先生的光榮! (2)無恥??!無恥??! (3)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嗎? 分別運用了對比、反復、反問的修辭手法,加強了語氣,更好地表達出講演者愛憎分明的態(tài)度,強烈的感情,增強了講演的感染力。 可參考【微課堂】《聞一多先生的講演藝術》 4.質疑問難:你還有哪方面的 疑問,提出來一起探討。 問題預設 (1)“我們看,光明就在我們眼前,而現(xiàn)在正是黎明之前那個最黑暗的時候。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我們的光明,就是反動派的末日!”結合背景材料想一想,這里 的“光明”“黑暗”分別指什么? (2)“我們不怕死,我們有犧牲的精神!我們隨時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后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如何理解這句話? 參考: (1)“光明”指民主和平運動的勝利?!昂诎怠敝竾顸h反動派的統(tǒng) 治。 (2)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跨出了這大門,就沒想著再回來,“前腳跨出大門”是指走出去,“后腳跨進 大門”是指退回來。表現(xiàn)了聞一多先生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 四、總結拓展 播放【影視課文】,深入理解內容,體會先生的人格力量,把握講 演詞的特點。 學生復習總結本課知識點、文章內容、寫作特色、語言特點。 師生交流。 本文作者運用了大量的感嘆句、反問句,不斷變換人稱,運用反復、對比等修辭方法,表達了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強烈的憎恨,對李公樸烈士和愛國民主運動的熱情贊頌,號召人民與敵人斗 爭到底,表現(xiàn)出聞一多先生追求真理、大義凜然的革命精神氣概。 學習了這篇講演稿,我們不僅了解了講演詞的特點,品味了富有表現(xiàn)力的講演語言,還感受到革命先烈聞一多先生字里行間充溢的那濃烈的愛國情懷。今天, 我們同學們生活在新的時 代,用怎樣的實際行動愛國呢?結合本文的學習體會,談談你將怎么做。 五、作業(yè)設計 1.請你針對校內不文明的現(xiàn)象, 寫一篇300字左右的講演詞。 可參考【寫作訓練】【悅讀世界】 六、板書設計 最后一次講演 聞一多 感嘆句、設問句、反問句的使用 講演語言特色 對比、反復的修辭手法 不斷變換人稱 作用:有助于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 愛憎分明 感染力強 |
|
來自: 上善若水nurwyv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