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清朝的王爺,相信有不少人都能說上幾句,洋務(wù)運動的倡導(dǎo)者恭親王奕?,近代第一大貪官“鐵帽子王”奕劻,有苦說不出只能默默幫慈禧修園子的光緒親爹醇親王奕譞……這些王爺們雖然處理政務(wù)的能力有高低,歷史評價也不盡相同,但絕對都是聰明人,否則也不可能在各自的“擅長領(lǐng)域”內(nèi)卓有建樹了。 但要說哪位王爺最特立獨行,最能裝瘋賣傻,最聰明,上面說的那幾位“奕”字輩王爺還真是嫩了點兒。下面要說的這位王爺平時愛吃死人東西,還喜歡給自己辦喪事,死后留下一首救命詩,他就是雍正皇帝的五阿哥和親王弘晝。 弘晝生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此時原來的太子已經(jīng)二次被廢,四爺黨和八爺黨針鋒相對,正值九子奪嫡的白熱化時期。雖然弘晝這個時候還是個孩子,但皇家子弟可不是放牛娃,對于朝中局勢也是略知一二。 十歲前的弘晝在懵懵懂懂之中看到叔父們?yōu)榱嘶饰粻幍妙^破血流,在他的父親登基成為雍正皇帝后,則讓他看到了競爭皇位失敗后的結(jié)果說有多么的慘烈。雍正四年(1726年),在弘晝15歲的時候,他的叔叔們被自己的父親一個接一個的圈禁治罪,其中八叔九叔還被改名為“阿其那”、“賽思黑”,雖然不是豬狗的意思,但也絕非好話,雍正曾直接罵九阿哥“乃癡肥臃腫矯誣妄作狂悖下賤無恥之人”。 切身感受到政治斗爭殘酷性的弘晝對于皇位反而感受到了幾分畏懼,早在雍正一即位他的哥哥弘歷就被秘密立為諸君了,這一點弘晝不可能沒有察覺,所以他根本無心同兄長爭奪皇位,只希望好好地享受榮華富貴。為了讓兄長放寬心,只能讓自己玩兒的越瘋越好,這才有了弘晝吃死人貢品,給自己辦喪事兒的鬧劇。 現(xiàn)在的中國人對于百年后的喪事都很避諱,可弘晝卻對別人說:“人無百年不死者,奚諱為?”在王府里指揮一大家子人操辦白事,看著他們哀悼自己來取樂,甚至還親自動手制作陪葬的器物。弘晝要是生在清末,絕對是把創(chuàng)業(yè)好手,白事一條龍。 《雍正王朝》中就曾根據(jù)這一史實編排了一段雍正和弘晝的對話,耐人尋味。
弘晝還是怕別人不放心自己,干脆還寫了一首詩,“世事無常耽金樽,杯杯臺郎醉紅塵。人生難得一知己,推杯換盞話古今?!北砻髯约簾o意爭奪皇位,只想安安穩(wěn)穩(wěn)地做個富貴王爺把酒言歡,所以這首詩也被后人稱作“救命詩”。 弘歷繼位后,對于這位兄弟也是格外優(yōu)待,把雍正原來的王府財務(wù)都賜給了他,甚至弘晝在朝堂之上跟軍機大臣動手打架乾隆也不怪罪,享盡了榮華富貴直到乾隆三十五年病逝。乾隆對于這位弟弟的評價是,“秉性純誠,持躬端恪,髫年共學(xué),友愛實深?!?/p> 生在帝王之家,富貴安穩(wěn)的度過一生,恐怕是對個人最好的歸宿。不禁讓人想起了醇親王的家訓(xùn):財也大,產(chǎn)也大,后來子孫禍也大,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