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蘋果1只,巴豆1粒。蘋果挖一洞,放入巴豆,蒸半小時(shí)。晾涼后取出巴豆,吃蘋果。每天早晚各1只,本方可治療喘息性氣管炎。 2、白蘿卜汁1碗,蜂蜜30毫升。共煎服。 3、鮮嫩絲瓜連蒂數(shù)根。切碎水煎服?;蛳l(fā)作時(shí),取絲瓜藤液(割斷活瓜藤,自然流出)15毫升,飲服。每日3次,輕者連服3天,重者連服1周。 4、綠茶15克,雞蛋2只。用綠茶、雞蛋加水1碗半同煮。蛋熟后去殼再煮,至水煮干時(shí)取蛋吃。每日2次,每次吃1只蛋??芍蜗郴?,止咳喘??奢o治支氣管炎咳嗽、支氣管哮喘等。 5、烏賊骨500克,紅糖100克。將烏賊骨放砂鍋內(nèi)焙干,研細(xì)末,加入紅糖調(diào)勻。成/人每次服20克,小兒服3~6克,溫開水送下,早中晚各1次,連服半月。禁吃蘿卜??苫刀ù瓟繗???奢o治哮喘、痰多。 6、干銀耳20克,白果100克,白糖100克,糖桂花少許,清水1000毫升。將銀耳用溫水浸泡1小時(shí)后,取出去根蒂洗凈,用手撕成小塊,放砂鍋內(nèi),加適量清水,煮至銀耳熟。白果去外殼,去內(nèi)胚芽,洗凈放鍋內(nèi),煮沸10分鐘后,撈出洗凈,放入銀耳鍋內(nèi)。煮至白果熟時(shí),再放入白糖、糖桂花,調(diào)勻后,再煮沸離火。晾涼,分裝小碗即可食用。本方滋陰潤(rùn)肺,清熱補(bǔ)虛,止咳定喘。可作為支氣管炎、哮喘、肺結(jié)核或咳喘、氣逆以及腎虛遺尿、尿頻等病癥的食療品應(yīng)用。 7、銀耳30克,冰糖(或白糖)100克,淀粉50克,清水1000毫升,糖桂花少許。將銀耳用清水浸泡1~2小時(shí),待發(fā)漲后,取出去根蒂,洗凈,撕成小碎塊,放砂鍋內(nèi),加上冰糖、清水。用武火燒沸后,改用文火燜煮至銀耳熟爛。再將淀粉用少量清水調(diào)稀沖入,攪勻,煮沸離火。入糖桂花調(diào)勻,晾涼,分裝小碗食用。本方可作為肺虛咳喘、肺燥干咳、痰中帶血等病者的營(yíng)養(yǎng)保健食療品。 8、冰草根、冰糖各適量。冰草根用水煎湯,加冰糖溶化,代茶飲用。本方可哮喘,痰中帶血。 9、苦杏仁10克,大鴨梨1個(gè),冰糖少許。先將杏仁去皮尖,打碎。鴨梨去核,切塊,加適量水同煎。本方燥熱型急性氣管炎,咳嗽。 10、滿山紅花、暴馬前子葉各等分。將上2味共搗成粗末,和勻。每服30克,用開水沖泡代茶飲。主治慢性支氣管炎,痰多咳喘。 11、嫩皂莢芽500克。先將上藥殺青,炒揉,焙干,如同制茶葉的方法,并碾為細(xì)末。每次3克,白開水沖泡,代茶飲。小兒酌減。本品有毒性,過(guò)量服用能致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應(yīng)予重視。本方可治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多,粘稠難咯,胸悶氣喘,腸風(fēng)便血等。 12、扁柏葉10克,紅棗7枚。將扁柏葉制成粗末,與紅棗共煎湯,取汁,代茶飲。 13、全瓜蔞30克。將瓜蔞洗凈,用蒸籠蒸熟,壓扁曬干,切成絲,煎水,代茶飲。主治支氣管炎、肺炎、肺癰等引起的肺熱咳嗽,咯吐黃痰等癥。 14、蛤蚧1對(duì),杏仁、炙甘草各150克,茯苓、人參、知母、川貝母、桑白皮各60克。哈蚧用酒洗凈,陰干,低溫烘脆。杏仁炒,去皮、尖。將蛤蚧、人參、川貝母分別制為細(xì)粉。余藥共研細(xì)粉,混和均勻,盛瓷器內(nèi)。每日早、晚空腹時(shí)各服3~6克。本方益氣補(bǔ)肺,化痰定喘。適用于久咳肺虛、痰熱內(nèi)蘊(yùn)、上氣喘滿、痰稠色黃、胸中煩熱等癥。 15、南杏仁、桑白皮各15克,豬肺約250克。先將豬肺切片,擠洗干凈,與杏仁、桑白皮加水同燉至爛熟。飲湯食豬肺。適宜于肺熱干性咳喘。 16、燕窩、白及備12克,冰糖適量。先將燕窩、白及,加水適量放砂鍋中慢火燉熟,濾取藥汁,加冰糖調(diào)味。早晚分2次服。適用于陰虛內(nèi)熱之咳喘。 17、魚腥草50克,絲瓜50克。將絲瓜切片,魚腥草寸斷,用常法加調(diào)料制成湯,即可食用。本方適用于宣肺清熱,化痰止哮。 18、竹筍30克,荸薺40克,海蜇50克。先將竹筍切片,以沸水焯后淋干。將荸薺洗凈切片。把泡發(fā)好的海蜇洗凈切絲,用熱水焯一下即可。在3物中加佐料涼拌,即可食用。本方適于清熱化痰,順氣止哮。 19、枇杷葉15克(鮮5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許。先將枇杷葉用布包入煎,取濃汁后去渣,或?qū)⑿迈r枇杷葉背面的絨毛刷盡,切碎后煎汁去渣,加粳米煮粥。粥成后加冰糖少許,糖化均勻即可食用。本方宣肺祛痰平喘。適用于肺內(nèi)有痰熱的實(shí)喘。 ![]()
![]() |
|
來(lái)自: 子孫滿堂康復(fù)師 > 《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