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漆始于漢、唐、盛于明清,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歷史。它與景泰藍、牙雕、玉雕并稱“北京四大特種工藝品”。 雕漆工藝,是把漆的優(yōu)良特性與古老精湛的雕刻技藝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的漢民族傳統(tǒng)手工藝品。 清乾隆 剔紅三清茶御題詩碗 雕漆制作,從設計、胎胚、作地、光漆、畫印、雕刻、烘烤、磨活、退活、磨銅口、作里拋光、配木座紙盒等,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 一般說來,一件普通的雕漆成品的制成,至少也需要半年的時間;稍微高檔和精細的雕漆藝術品,則需要一年左右,而珍品的雕漆佳作,甚至需要兩年多的時間。 北京雕漆有金屬胎和非金屬胎兩種,前者是琺瑯里,后者為漆里。著漆逐層涂積,涂一層,晾干后再涂一層,一日涂兩層。涂層少者幾十層,多者三五百層,其工藝之復雜。 清中期,由于乾隆皇帝的喜愛,宮廷監(jiān)制了大量的雕漆作品,大如屏風、幾踏、桌椅,小到瓶、罐、盒、盤乃至日常擺設,應有盡有。 精美雕漆作品展示 精美雕漆作品展示 精美雕漆作品展示 精美雕漆作品展示 精美雕漆作品展示 精美雕漆作品展示 精美雕漆作品展示 精美雕漆作品展示 精美雕漆作品展示 精美雕漆作品展示 進入20世紀90年代,由于市場轉(zhuǎn)型、生產(chǎn)周期長、投資大及管理體制變化等原因,雕漆行業(yè)發(fā)生萎縮。 如今真正的手工雕漆品越來越少,雕漆行業(yè)技藝人員面臨著年齡結(jié)構老化、無新人后繼的殘酷現(xiàn)實。從現(xiàn)在的情況看,延續(xù)幾百年的北京雕漆工藝已瀕臨失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