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韭菜籽【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百合科植物韭菜的種子。 【性味與歸經(jīng)】辛、甘,溫。入肝、腎經(jīng)。 【功效】溫腎壯陽,固精。 【臨床應用】用于陽痿、遺精、遺尿、小便頻數(shù)等癥。 本品具有溫腎壯陽、固精的功效,所以對腎陽虛衰引起的陽痿、遺精、腰膝痿軟、小便頻數(shù)、遺尿等癥,為常用之品,可與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菟絲子等同用。亦可單用本品,作散劑內(nèi)服。 【處方用名】韭子、韭菜子(曬干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或作散劑內(nèi)服。 【附藥】韭菜根:即韭菜的根。性味辛溫。功能止汗。適用于盜汗、虛汗。一般用量為三十至五十支,煎服。 【方劑舉例】秘精丸《濟生方》:韭菜籽、菟絲子、牡蠣、龍骨、五味子、桑螵蛸、白石脂、茯苓。治腎氣不固、滑精頻作。 【文獻摘錄】《別錄》:「主夢中泄精,溺血?!?/p> 《本草綱目》:「治小便頻數(shù),遺尿,女人白淫白帶。」 引用:《中藥學》韭子(附:韭菜根) 韭菜籽的功效與作用【功能主治】補肝腎,暖腰膝,壯陽固精。治陽痿夢遺,小便頻數(shù),遺尿,腰膝酸軟冷痛,瀉痢,帶下,淋濁。 ①《別錄》:'主夢泄精,溺白(一作溺血)。' ②《日華子本草》:'暖腰膝。' ③《滇南本草》:'補肝腎,暖腰膝,興陽道。治陽痿。' ④《綱目》:'補肝及命門。治小便頻數(shù),遺尿,女人白淫白帶。' ⑤《本草匯言》:'通淋濁,利小水。' ⑥《本草正》:'婦人陰寒,少腹疼痛。' ⑦姚可成《食物本草》:'研末,治白痢白糖拌,赤痢黑糖拌,陳米飲下。' ⑧《本草再新》:'治筋骨疼痛,赤白帶下。' ⑨《嶺南采藥錄》:'患鼻淵,燒煙熏之。內(nèi)服能散跌打損傷積瘀。' ⑩《現(xiàn)代實用中藥》:'治疝痛。' 韭菜籽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 【注意】陰虛火旺者忌用。 韭菜籽相關(guān)方劑1、治虛勞尿精:韭子二升,稻米三升。上二味,以水一斗七升煮如粥。取汁六升,為三服。(《千金方》) 2、治腎與膀胱虛冷,真氣不固,小便滑數(shù):韭菜籽四兩,舶上茴香(炒)、補骨脂(炒)、益智仁、鹿角霜、白龍骨三兩(煅,別研細如粉)。上為細末,以青鹽、鹿角膠各一兩,同煮酒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鹽湯亦得。(《魏氏家藏方》) 3、治腰腳無力:韭菜籽一升(揀凈,蒸兩炊久,曝干,簸去黑皮,炒黃,搗粉),安息香二大兩(水煮一、二百沸,慢火炒赤色)。和搗為丸,梧子大,如干,入少蜜。每日空腹酒下三十丸,以飯三、五匙壓之。(《海上集驗方》) 4、治女人帶下及男子腎虛冷,夢遺:韭菜籽七升。醋煮千沸,焙,研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千金方》) 5、煙熏蟲牙:瓦片煅紅,安韭菜籽數(shù)粒,清油數(shù)點,待煙起,以筒吸,引至痛處。良久,以溫水漱吐。(《救急易方》) 韭菜籽 韭菜籽名家論述①《綱目》:'韭乃肝之菜,腎主閉藏,肝主硫泄。《素問》曰,足厥陰病則遺尿,思想無窮,入房太甚,發(fā)為筋痿,及為白淫,男隨溲而下,女子綿綿而下。韭子主治遺精漏泄,小便頻數(shù),女人帶下者,能入厥陰,補下焦肝及命門之不足。命門者藏精之府,故同治云。' ②《本經(jīng)逢原》:'韭菜籽,惟腎氣過勞,不能收攝者為宜,若陰虛火旺及亢陽不交、獨陰失合誤用,是抱薪救焚矣。大抵韭之功用,全在辛溫散結(jié),子則嗇精,而壯火熾盛,則為戈戟。今人以韭子熏齲齒出蟲,然能傷骨壞齒,不可不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