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首先是信息處理者 按 語:本篇為“晚自習·哲學研讀小組”成員孟君、鄭義、徐哲、柳麗、嚴峰、賀明等6人研讀管理大師亨利·明茨伯格的經(jīng)典著作《管理工作的本質(zhì)》的系列隨筆輯錄?,F(xiàn)予刊發(fā),歡迎批評。
主 題:管理工作的第三大特征(1)
(一) 從管理者的活動模式“短暫、多樣、零碎”我們不難看出,“管理者更注重工作中較為積極的要素——當下的活動、具體明確的活動以及非常規(guī)活動?!睆倪@些活動的具體分析研究中,明茨伯格斷定了管理工作的第三大特征“即時應對”。這種“即時應對”的特征,表現(xiàn)了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行動與效果的關(guān)系”。那么,在這種“行動與效果的關(guān)系”中蘊含了哪些管理作為的要旨呢?這需要我們跟隨明茨伯格的研究而有所覺悟與獲得。
(二) 明茨伯格指出,在管理者更注重的“當下活動”中,比較典型的是“處理郵件”,這可謂信息時代管理者的第一性“案頭工作”。
明茨伯格的研究發(fā)現(xiàn),管理者對“處理郵件”常常感到“是個負擔”,其中一個原因是“郵件中的信息過于陳舊”,更根本的則在于管理者“不太關(guān)注常規(guī)信息”。相比較而言,管理者更多地關(guān)注和回復積極的、有針對性的郵件,比如“書面要求”“情況建議”等,因為這些郵件涉及的是眼前的真實情況,與當下的問題和機會直接相關(guān),而對于常規(guī)的“運營報告”等則不太關(guān)注。
由“處理郵件”這個“行動與效果的關(guān)系”,我們可以明確地獲知:在一定意義上,管理者首先是信息處理者;管理者需要的是最新的信息;管理者對最新信息有強烈的渴求,并要求迅速獲得。
(三) 管理者在“處理郵件”這類信息管理作為上,如明茨伯格所言,與當下問題和機會相關(guān)的郵件總是得到管理者最積極的回應;管理者要求迅速獲得信息,表明了其愿意接受很高的不確定性,這就鮮明地體現(xiàn)了“即時應對”的管理工作特征。同時,這也包含了一個重要問題:管理者的智慧、素質(zhì)和能力若非優(yōu)秀卓越,是不可能做到做好“即時應對”的。這是特別需要我們引以深思與作為的。
(四) 在管理者的“信息處理者”作為上,明茨伯格指出,西方的管理者非常注重通過非正式的“即時溝通”而獲得最新最熱的信息,甚至“閑言碎語、猜測、道聽途說等構(gòu)成了管理者信息的主要來源”。這說明,管理者為了“讓組織始終保持成功”而“優(yōu)先對待”非常規(guī)的信息。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正面、負面的信息,對組織的持續(xù)成功都是有切膚之影響的。與西方的這種注重“即時溝通”相比,我們做得怎樣呢?是否存在“即時溝通”上的官僚主義作風呢?這恐怕是需要深度挖掘一下的。
(五) “處理郵件是個負擔”,也是一個值得我們切實思考與解決的重要管理問題。如果用一個最為簡易有效的方法來解決這個“負擔”,無疑就是:若非要害的問題與真正的機會,不得作為郵件發(fā)送!如此作為,則要求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都要深諳并為“讓組織始終保持成功”而竭心盡力。
|
|
來自: blackhappy > 《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