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病名 兩腿痿軟 歌訣 兩腿痿軟難支撐,行動坐臥似衰翁,肩井三里風陰市,承山陽陵效可征。 穴位介紹 肩井:在肩上陷中,以三指按下,中指下陷處即是。 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簾兩筋間。 風市:在膝上外廉,兩筋間以手著腿,中指盡處。 陰市:在膝上三寸,伏免下三寸。 承山:在腿肚下,分肉間。 陽陵泉:在膝下外側(cè),尖骨前之陷凹處。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金鑒,注:五痿、心肝脾肺腎之凄也。痿屬燥病,故皆因肺熱而生也。陽明者,五臟六肺之海,主潤宗筋,陽明無病,則宗筋潤,能束骨而利機關(guān),雖有肺熱,不能成痿也。肺熱葉焦,陽明虛弱,津液不化,筋骨失養(yǎng),皮毛猝痿,發(fā)為痿躄不能行也。因而心氟熱為脈痿,則脛節(jié)縱而不任地,肺兼心病也。因而腎氣熱為骨痿,則腰脊不能興舉,肺兼腎病也。因而肝氣熱為筋痿,則筋失所養(yǎng),拘攣不伸,肺兼肝病也。因而脾氣熱為肉痿,則胃燥而渴,肌肉不仁,肺兼脾病也。 醫(yī)療案例 【案例一】:裘君,浙江人,住臺北市臨沂街。其夫人三十七歲,抗戰(zhàn)時期在重慶,患兩腿痿軟,不能站立,行動須入扶持,光復(fù)后,乘飛機來臺灣;其病己歷十余年,迭經(jīng)中西醫(yī)治療,均已失望,后經(jīng)楊先生介紹,民國四十五年秋,求予診治,即施針肩井、風市、陰而、足三里、陽陵泉、承山等穴,輪流針治月余,全部復(fù)原矣。 【案例二】:程先生,六十歲,山東文登人,僑居南韓漢城市,患兩腿痿軟無力,歷經(jīng)三年有余,起坐須人扶持,名醫(yī)求遍,均屬罔效,民國五十七年十月十九日,乘飛機來臺灣,求予診治,經(jīng)施針上穴,數(shù)次而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