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因受到各種因素(如理、化、生物)刺激而發(fā)炎。急性子宮頸炎起病急,常有發(fā)熱、腹痛、膿性帶下等癥狀,常與急性陰/道炎、尿道炎、急性子宮內(nèi)膜炎等并存;慢性子宮頸炎主要癥狀為帶下增多及下腹墜脹,痛經(jīng),腰痛等癥。 中醫(yī)認(rèn)為,脾虛生濕、濕郁生熱下注;或外感濕毒之邪,或外傷瘀阻皆可致子宮頸炎。治療當(dāng)以清熱解毒、祛腐生新、消痞散結(jié)、燥濕化痰等法治之。 1.小茴香、蒲黃、醋元胡各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2.芡實(shí)20克,公英3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3.烏梅、白芷各10克,苦參、黨參各20克。水煎服,每日2次。 4.木瓜30克,土苓30克。水煎服,每日2次。 5.桃仁10克,當(dāng)歸、仙靈脾各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6.綠豆30克,桃葉、炙甘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7.五倍子60克,研極細(xì)末,加水適量,放器皿中燉熱攪成糊狀,涂患處。 8.生半夏洗凈烘干,研成細(xì)粉、過篩備用。用帶線棉球蘸上半夏粉適量,緊貼于子宮頸糜爛處。24小時(shí)后取出。每周上藥1~2次。8次為1療程。 9.紫草、香油。將紫草放入香油中,浸漬7天,或?qū)⑾阌椭蠓校瑢⒆喜菖萑敕杏椭?,成玫瑰色即可。每?次。涂于宮頸外,用帶線棉球蘸藥塞于陰道內(nèi),第2天取出。 10.黃/菊花(野菊花)流浸膏涂擦患部。 11.松樹削去表皮取第二層皮,曬干研末過100目篩,經(jīng)高溫消毒、敷局部。用于慢性宮頸炎。 12.無花果葉煮湯坐浴。用于宮頸炎。 13.野菊花粉30克。陰/道沖洗后,用野菊花粉適量涂敷宮頸。每日1次,3~5次為1療程。 14.山豆根500克,研成細(xì)粉,高壓消毒。先以1:1000新潔爾滅消毒宮頸,后用棉球蘸山豆根粉涂于宮頸糜爛處。1~3天1次,10次為1療程。 15.兒茶30克,研成細(xì)末,均勻撒于炎癥潰瘍面,每日1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