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鴉”一詞,來源于唐朝盧仝對其兒子亂寫亂畫頑皮之行的評價。典故出自《玉川子集.云添丁》: 盧仝有個兒子叫添丁,喜歡亂涂亂寫,常把盧仝的書冊弄得又臟又亂。盧仝因此寫了一首詩:“忽來案上翻墨汁,涂抹詩書如老鴉?!卑褍鹤拥念B皮和自己的無奈描寫得惟妙惟肖。 后來,人們便從盧仝的詩句里得出“涂鴉”一詞,流傳至今。 Graffiti:我們俗稱的 涂鴉,也有希臘文的 “Graphein”。 Graffita:意大利文。 最為認(rèn)同的說法是涂鴉起源于1966年美國的費城和賓夕法尼亞州(Pennsylvania)。開始時,涂鴉沒有概念,只是簡單的寫分類等,而這些graffiti writers(涂鴉者)的分類除了自己的綽號以外,還有自家門牌號等等。直到后期(1971年-1974年),越來越多的涂鴉者開始在字型、 效果范圍上鉆研。20世紀(jì)80年代,涂鴉者們在公交車、火車等不同表面上做涂鴉,墻不再是唯一的介質(zhì)。一直發(fā)展到21世紀(jì),涂鴉者們有更多方法和途徑。讓人們認(rèn)識他(她),Video Graf等等…… 90后藝術(shù)家池靜山的書畫涂鴉系列作品: 有時就是想這么任性地畫上一畫,不想考慮太多,什么意境、什么筆墨、什么構(gòu)圖、什么思想都無所謂了。--池靜山 池靜山何許人也?不知名自由畫家,唉。。。 80年代的涂鴉少年天才:巴斯奎特 巴斯奎特的畫作,乍看之下不是象繪畫,它大膽地呈現(xiàn)強烈的心靈感受,吶喊自己的與眾不同。這就是這位年輕畫家的自評,他爆炸的生命,在他自己的人生中,一開始就注定是非常緊湊的一切悲劇,一如其他敢于打破傳統(tǒng)的藝術(shù)家,他們展現(xiàn)出的是最真實的一面,但卻也是最殘酷的。這一代年輕人的禁忌,大眾議論的題材,爭吵奪取的心聲,都表現(xiàn)在巴斯奎特的作品中。他呈現(xiàn)的是我們社會的現(xiàn)狀,展現(xiàn)出與事實不可分離的畫面。他的畫中還發(fā)出了其他的聲音:非洲藝術(shù)、爵士音樂、宗教音樂、饒舌音樂,還有一些我們不懂的文字。。。。。。 巴斯奎特1981年的《無題》,2017萬美元成交 他是香港九龍皇帝,瘋狂涂鴉51年,黃家駒都曾為他寫歌。。。 你,喜歡這樣的涂鴉藝術(shù)嗎? 注:文字內(nèi)容部分摘自搜狗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