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血管內垃圾很大程度上是指動脈的粥樣斑塊和血液中的血脂,當然血液中有很多人體代謝廢物,哪項超標都會引起相應的疾病。但是單單從心腦血管疾病的角度出發(fā),血管內垃圾最壞的還是粥樣斑塊和血脂。當然無論是粥樣斑塊還是血脂,它們的主要成分就是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等。 大量科學研究及流行病學調查證明血漿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的持續(xù)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降低與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率呈正相關。富含甘油三酯(TG)的脂蛋白參與動脈粥樣硬化形成。 血漿低密度脂蛋白被動脈壁細胞氧化修飾后即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促進粥樣斑塊的形成.其主要機制是:(1)OX-LDL趨化單核細胞聚積內皮下, 并對內皮細胞有細胞毒性, 引起內皮細胞損傷, 還能抑制內皮細胞對血管平滑肌張力的調節(jié)。(2)OX-LDL 刺激血管壁細胞表達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 白細胞介素-1 等, 促進平滑肌細胞增生并遷移至內皮下。(3)OXLDL不能被正常LDL 受體識別而被巨噬細胞的清道夫受體識別, 而快速攝取 。 近年研究表明, 小而密的LDL 即SLDL有更強的致動脈粥樣硬化作用。SLDL顆粒小,不易被清除, 易于進入內皮間隙而入動脈壁, 且SLDL更易于被氧化, 或與蛋白多糖結合。氧化或與蛋白多糖結合的LDL可通過清道夫受體被巨噬細胞攝取。這樣巨噬細胞變成泡沫細胞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形成。 與LDL 相反, HDL 則可通過逆向轉運的機制清除動脈壁的膽固醇, 阻止膽固醇在細胞內的堆積, 從而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HDL 還有抗氧化作用, 防止LDL氧化并競爭性阻抑LDL 與內皮細胞的受體結合而減少其攝取。所以,當高密度質蛋白濃度降低時也可以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 所以,說來說去清理血管內垃圾關鍵是降低血脂,盡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