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S基因屬于RAS基因家族,這個家族還有NRAS和HRAS等基因,當然主要的還是KRAS基因,一旦這個基因突變驅動了腫瘤增殖,后續(xù)的治療是非常棘手的,因為針對這個基因突變暫時沒有藥物,但這個基因突變往往還比較常見。 今天給大家編譯一篇昨天新發(fā)布在《臨床腫瘤研究》的文獻,也就是結直腸癌中貝伐單抗聯(lián)合特羅凱治療,不管RAS基因是否突變都有效果,這個用藥邏輯可以給到我們什么啟示呢? 結直腸癌患者常用藥物組合 腸癌患者最常見的基因檢測是KRAS基因,如果是KRAS基因野生型,也就是沒有發(fā)生突變,則使用愛必妥,也就是西妥昔單抗聯(lián)合化療。如果KRAS基因發(fā)生了激活突變,由于KRAS基因在EGFR基因的下游,就不能使用EGFR的蛋白大分子藥物愛必妥了,使用的是貝伐單抗聯(lián)合化療。 這里強調一下這幾個藥物。 愛必妥是靶向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蛋白大分子藥物,也就是需要冷鏈運輸性質的。 貝伐單抗是靶向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蛋白藥物。而特羅凱是一種小分子藥物,是可以常溫郵寄和運輸?shù)?,使用的方式是口服?/p> 需要注意的是EGFR和VEGF這兩條信號通路具有很多的交叉,因此藥物學家就想同時抑制這兩個信號通路。
貝伐單抗聯(lián)合特羅凱的啟示 但是似乎路并沒有完全被堵住,研究者發(fā)現(xiàn)如果將EGFR通路的蛋白大分子藥物西妥昔單抗,換成小分子靶向藥物特羅凱,則特羅凱與貝伐單抗可以起到一種增強效應。也就是雖然都是EGFR靶點的藥物,但是愛必妥和特羅凱還是不同的。 愛必妥是與癌細胞的EGFR蛋白結合,之后通過細胞的胞吞和溶酶體的降解,以此降低癌細胞的EGFR蛋白密度,而特羅凱是進入細胞內部,并不會降低癌細胞表明的EGFR蛋白密度,抑制整個EGFR蛋白的存儲庫。 結直腸癌中的VEGF和EGFR信號通路存在廣泛的聯(lián)系,然而靶向VEGF和EGFR的蛋白大分子藥物組合療效不佳,特別是對于存在RAS基因突變的患者。
如下圖所示,貝伐聯(lián)合特羅凱降低老鼠模型的腫瘤病灶大小。 這里面主要的機制是:
如上圖所示,貝伐聯(lián)合特羅凱顯著降低活化的EGFR蛋白,紅色信號顯著降低,更多的是藍色的細胞核。 結語 鑒于這篇文章的專業(yè)性,癌度就給大家編譯到這里。 本周一我們報道了一篇研究貝伐單抗聯(lián)合特羅凱或易瑞沙,可以顯著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時間(貝伐單抗助攻EGFR靶向藥物,提升腦部病灶控制率達86%)。今天還是這個用藥組合,不過是用在了結直腸癌的研究,而且是繞過了RAS基因突變,這是一個很讓人驚奇的研究,也給很多病友帶來了希望。 雖然還沒有正式用到臨床,但是卻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尤其是這些藥物都是臨床批準的,貝伐和特羅凱也都進入醫(yī)保了。 還有一個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說起來EGFR,我們似乎只知道做個檢測,對應的藥物如特羅凱和易瑞沙,或者泰瑞沙。但是EGFR是一個很關鍵的跟癌癥發(fā)生相關的基因,圍繞這個基因其實我們認識的還遠遠不夠。
|
|
來自: luckyjohn97 > 《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