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魚之味,乃百味之味,吃了魚,百味無味”之說。魚類中富含的球蛋白、白蛋白、含磷的核蛋白、不飽和脂肪酸、鐵、維生素B12等成分,都是孩子腦部發(fā)育所必需的營養(yǎng)素。海水魚中的DHA(俗稱“腦黃金”)含量高,對提高記憶力和思考能力非常重要。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xué)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周至少吃魚1次的兒童,比很少吃魚甚至不吃魚的兒童睡眠更好,且智商分?jǐn)?shù)高出1/4。所以,孩子要過有魚的生活。 讓孩子更聰明的三種魚 帶魚:DHA和多不飽和脂肪酸EPA含量高于淡水魚,再加上帶魚含有豐富的卵磷脂,更具補(bǔ)腦功能。而且,帶魚味道鮮美,小刺少,可減少魚刺卡喉嚨的風(fēng)險。 煎蒸帶魚 原料:鮮帶魚75克,蔥絲 適量,姜絲 適量,香菜莖 少許,雞蛋液 少許,鹽微量,蒸魚豉油 少許 做法: 1、帶魚洗凈、切段、兩面劃口,加入微量鹽拌勻腌制20分鐘左右,蔥、姜切絲 ,香菜莖切段; 2、用蒸魚豉油加一湯勺清水調(diào)成汁; 3、蛋液調(diào)勻,帶魚控去表面水分,均勻蘸滿蛋液; 4、,用少量油將魚煎制兩面微黃; 5、煎好的魚擺在盤里; 6、撒上蔥姜絲及香菜段,再均勻地倒上調(diào)好的汁料,上鍋蒸10分鐘即可。 黃花魚:黃花魚是非常適合孩子夏季食用的魚類。黃花魚營養(yǎng)豐富,新鮮的魚肉中富含蛋白質(zhì)、鈣、磷、鐵、碘等,而且魚肉組織柔軟,更易于孩子消化吸收。此外,黃花魚肉呈蒜瓣狀,沒有碎刺,適合兒童咀嚼。 清蒸黃花魚 原料:黃花魚一條;蒜三至四瓣;蔥姜;料酒一茶勺;鹽適量;蒸魚豉油兩湯勺; 做法: 1.黃花魚洗凈,去鱗、腸、腮等,再次沖洗干凈,控凈水,在魚身上每隔半公分切斜一字刀; 2.蒜拍切成蓉,加適量鹽拌勻,拎起魚尾,兩面抹上蒜蓉(切開的魚肉處要抹進(jìn)一些)腌制20分鐘; 3.姜蔥切絲,放在魚身上,將料酒均勻地灑在魚身上; 4.蒸鍋燒開,將魚放在鍋里,同時用一小容器裝上蒸魚豉油,蓋蓋大火蒸8分鐘,再虛火蒸2—3分鐘取出,去掉蔥姜; 5.蔥姜切絲,指椒切粒,放在魚肉上,將已蒸熟的豉油澆上; 6.將一至兩湯勺的油加熱至八九成熱,澆在魚肉上,開吃。 三文魚:三文魚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jìn)胎兒和兒童發(fā)育。它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D、E,以及鈣、鐵、鋅、鎂、磷等礦物質(zhì),其肉質(zhì)細(xì)嫩,口感爽滑,顏色鮮艷,非常適合孩子食用。 三文魚肉水餃 原料:面粉500克,鮮三文魚500克,韭菜150克,肥豬肉75克。香油30克,醬油40克,精鹽15克,味精5克,熟花生油25克,料酒5克。 做法: 1.把三文魚肉連同肥肉一同切碎,剁成茸狀,加250克雞湯攪成糊狀,再加入精鹽、醬油、味精,繼續(xù)攪拌成稠糊狀時,加入韭菜(洗凈切碎)、香油、料酒、拌勻成餡。 2.面粉加花生油25克、溫水230克和勻,揉成面團(tuán),揪成每50克(干面)10個的面劑,搟成小圓皮,加入餡包成小餃子待用。 3.將水倒入鍋內(nèi),開后下入水餃,邊下邊用勺在鍋內(nèi)慢慢推轉(zhuǎn),待水餃浮起后,見餡與皮鼓起,撈出即成。 給孩子吃魚要注意這兩點 孩子1歲之后再吃魚:魚已經(jīng)稱為美國過敏哮喘和免疫學(xué)學(xué)會普通的食物過敏因素之一,因此很多專家建議,孩子滿一周歲后再吃魚,此時孩子的免疫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發(fā)展得更好,更容易接受魚肉。4%~6%的嬰兒和孩子發(fā)生食物過敏,因此如果你的家庭有過敏史,比如花粉熱、哮喘、食物過敏的話,專家則建議至少等到孩子3歲后再吃魚。 沒燒透的魚不能吃:魚沒燒透就不能讓寶寶吃。經(jīng)常吃未經(jīng)煮熟的魚或生魚,就有可能患寄生蟲病,出現(xiàn)食欲不振、腹疼、肝腫大、黃膽以及浮腫等癥,嚴(yán)重的會引起腹水。因為在鮮魚中,特別是淡水魚中常有寄生蟲寄生。因此家長們在做魚時,一定要煮熟燒透,不能讓寶寶吃生魚和沒有燒透的魚。 所以,一定要記得讓孩子多吃魚喲! |
|
來自: 風(fēng)饕虐雪 > 《待分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