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姜芥穗、當歸等分成末,每服6g,水1盞,酒少量,童便少量,煎7分灌之。 2)生姜150g取汁,生地黃150g研汁。相互浸1夕,第二天各炒浸汁,干乃焙為末,每服1匙。 3)大蒜30瓣,以水3碗煮1碗,灌之。 4)蓮心生為細末,米飲調(diào)下服6g。 5)竹瀝適量的飲之。 6)紅蘿卜纓子,加適量的紅糖。水煎大量飲用。 7)炒黑豆30g,姜芥炭9g。煎濃汁,每天兩回服完。 8)青瓤黑豆12g,紅花4.5g,紅苗地膚子21g。水煎,溫服。 9)黑豆、姜芥穗(炒)、當歸、羌活(或者獨活)各9g。用水煎服。 10)蠶豆皮15g,焙干為末,黃酒送下。 11)紅棗12枚,生姜2片,龍骨、牡蠣各6g,黑附片4.5g。水煎溫服。 12)連根蔥6根,黑豆1茶杯。先將黑豆焙至有煙時,再入蔥與黃酒一盅,水一碗半,共煎成1小杯,頓服。 13)姜芥炭6至9g,用雞蛋白1個調(diào)熱水送服。 14)生姜、生地黃各30g。炒焦為末,加酒服,每服6g,1天兩回。用于產(chǎn)后中風,腹疼。 15)大紅野薔薇花子30g,酒煎服。用于產(chǎn)后中風、癱瘓。 16)陳黃瓜藤1把,切碎,用水煎服。用于產(chǎn)后中風、發(fā)痙拙搐。 17)黃瓜花1撮陰干,泡湯服下。用于產(chǎn)后中風。 18)黑芥穗、魚鰾(蛤粉炒焦)各30g。共為細末,每服6g。用于產(chǎn)后中風發(fā)痙抽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