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時,唐帝國已經(jīng)沒有了昔日的輝煌,國家內(nèi)亂橫生,呈現(xiàn)出一副日落西山的沉沉暮氣來。在這樣的時代,固然有很多人醉生夢死,但是也有清醒的知識分子,對眼前國家的命運和前途充滿了憂慮。而杜牧,就是這樣的人。 這一年,杜牧來到位于江南的六朝古都南京任職。時間不長,他就被這里的一切深深地吸引了。 在一個晚上,杜牧和友人乘著一艘小船,來到了南京的秦淮河游覽。這里是南京著名的富貴繁華之地,河邊盡是建筑華美的酒家,一座挨著一座。因為是晚上,每幢酒樓都高高掛起了一串串的燈籠。燈火倒映在秦淮河的水波里,一片輝煌,讓天上的月亮也失去了光彩。 杜牧和友人坐在船中,靜靜地飲著酒,隔著秦淮河水,看著對岸的一片燈火。 到了夜深的時候,在潔白的月光下,水面上升起了淡淡的白霧,仿佛輕紗一般,籠罩著河岸。月色和霧氣融化在一起,令人感到絲絲的寒意。對岸酒樓中酒客們行令呼喝的喧鬧聲,已經(jīng)漸漸低下去了。不過,時時又有樂妓們的琵琶聲和簫聲笛聲悠揚地飄在河面上的白霧中。在遠方傳來的樂曲聲中,還不時夾雜著歌女們宛轉(zhuǎn)悠揚的歌聲。 杜牧嘆息著對友人說:“如今國家一片內(nèi)憂外患,可是你看這里的景象,人們還都沉溺于尋歡作樂,似乎根本不知道國家已經(jīng)危機重重了?!?/p> 友人也嘆息著說:“像我們這樣的人,縱然關注國家大事,可是報國無門,又有什么辦法呢?不過是白白地憂愁罷了。牧之(杜牧字牧之),咱們還是喝酒吧?!?/p> 兩人一杯一杯地喝著酒。在寂靜中,河對岸的歌聲聽起來更清楚了。南京秦淮河今貌杜牧側(cè)耳細聽,忽然皺起了眉頭,問友人:“你聽得出她們唱的是什么曲子嗎?” 友人笑道:“我又不像你那樣精通音律,我耳朵里聽到的這些歌聲,只覺得悅耳,哪里分辨得出來唱的是什么曲子?” 杜牧神色凝重,放下手中的酒杯說:“這些歌女唱的是一支名氣很大的曲子呢,就是南朝著名的《玉樹后庭花》?!?/p> 友人也很驚訝:“《玉樹后庭花》?不就是陳后主所作的亡國的曲子嗎?” 杜牧嘆息道:“正是這首亡國之音啊。如今,國家已經(jīng)是千瘡百孔了,可是上至朝廷臣子,下到普通百姓,大家都還在渾渾噩噩地過日子,這怎么能不教人心中憂慮呢?今日我聽到這首《玉樹后庭花》,真覺得是一種不祥的兆頭?!?/p> 這個晚上,杜牧在船中寫下了一首題為《泊秦淮》的七絕: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全詩寓情于景,意境悲涼,前半段寫秦淮夜景,后半段抒發(fā)感慨,借陳后主(陳叔寶)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那些不從中汲取教訓而醉生夢死的晚唐統(tǒng)治者,透露出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的情懷。 杜牧去世五十年后,他身前的憂慮變成了現(xiàn)實,在黃巢起義的浪潮中,風雨飄搖的唐王朝終于走到了盡頭。 |
|
來自: flyk0tcfb46p9f > 《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