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女子圖鑒》里,男性幾乎主導(dǎo)了女主的職業(yè)生涯。女主無論工作還是生活上的每一次巨大變化,都不取決于她的努力,而是取決于她身邊男人的垂簾。 ▲《北京女子圖鑒》海報 文 | 二號少女 又一部日劇改編的網(wǎng)劇上線了,是《東京女子圖鑒》改編的《北京女子圖鑒》。下個月,改編自同一 IP 的《上海女子圖鑒》也要上線了。
《東京女子圖鑒》講了什么?
日本影視劇有從漫畫改編的傳統(tǒng),《東京女子圖鑒》這部在2016年開播的日劇也是改編自同名四格漫畫,講述了在東京生活的都市女性綾的戀愛與生活。 ▲《東京女子圖鑒》截圖 在小城市里生活的綾,本來有愛自己的男友,一眼能望到死的穩(wěn)定生活,可她的內(nèi)心并不安分,她渴望大城市的“美好生活”,想去東京闖一闖。
于是她狠心拋棄了深愛她的初戀男友,拋棄了故鄉(xiāng)的風(fēng)景,開始了獨自“漂”在東京的生活。這一“漂”。就是二十年。
二十年中,綾收獲了自由、華服美食、時尚界蒸蒸日上的事業(yè);但同時,伴隨著欲望的上升,她也失去了穩(wěn)定的生活與愛自己的人……
但不要以為有《東京女子圖鑒》珠玉在前,我們就可以拍出一個同樣打動人心的《北京女子圖鑒》。
《北京女子圖鑒》無法代表京漂女子的生活 說實話,對這部改編劇目,剛剛看了六集,我就有一種拼命想逃離的感覺。作為一個同樣漂在北京的女性,會感覺到這樣的生活距離我們太過遙遠。
片中女主陳可(戚薇),擁有“盛世美顏”,所以只要出現(xiàn)在她身邊的男性,無一例外都愛上了她——從初戀男友楊大赫到同學(xué)王濤,從只見過一面的已婚優(yōu)質(zhì)中年男吳昊到上司張超,甚至于公司大老板高飛、富二代于揚統(tǒng)統(tǒng)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這樣的有魅力的女子,現(xiàn)實中當然有,但并不具備代表性。如果想拍一部能引起北漂姑娘共鳴的好片子,必須得在片中“見眾生”。一個絕世美女的例子,那是傳奇,缺乏共性。 ▲《北京女子圖鑒》截圖 在前六集中,主角一共工作換了 3 份,而且每一個工作都是直接或間接借助她身邊的男人獲得的。
《東京女子圖鑒》中,綾也不斷變換工作。每換一個工作,她的生活半徑離繁華市中心就近一步。不過,在她前進的路上,與男人的關(guān)系都是疏離的,并未讓他們參與到她的事業(yè)中;相反,她還因為苦于交不到男朋友而去相親。
在《北京女子圖鑒》里,男性幾乎主導(dǎo)了女主的職業(yè)生涯。女主無論工作還是生活上的每一次巨大變化,都不取決于她的努力,而是取決于她身邊男人的垂簾。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部電視劇絕不是探討女性自覺、女性權(quán)利意識的都市劇,而是國產(chǎn)瑪麗蘇劇的翻版。
這種設(shè)置,與翻拍劇《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的成長邏輯如出一轍。羅子君的每一步成長,并不取決于自我意識的覺醒、自身欲望的膨脹與自我努力,而完全來源于她丈夫的背叛、身邊男性朋友的愛。
So,這是京漂女子的生活嗎? ▲《北京女子圖鑒》截圖 拍都市女性生活,拍的其實是對城市的理解
前幾天,笑星馬麗領(lǐng)證了。借著這件喜事,網(wǎng)上鋪天蓋地在介紹馬麗這些年闖蕩北京的生活。
馬麗也算是在北京混得有頭有臉的大明星了,可回過頭去看她的來時路,住地下室、被黑中介騙、遭遇家庭變故、沒戲拍……個中心酸,恐不足為外人道也。
馬麗也遇到過男人幫她。幫她的男人叫沈騰。沈騰幫她可不是看上了她長得美,也不是愛上了她,而是欣賞她的才華,看中了她的控場能力,能給開心麻花帶來更大的收益……這才是都市生活中,正常男與女之間的正常關(guān)系。 美劇《欲望都市》里,充滿魅力的專欄作家凱瑞努力了很久,她喜歡的BIG先生也不跟她求婚,可《北京女子圖鑒》的女主,不用招手,六個大帥哥排著隊來了。真是貨比貨該扔,人比人該死。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類似《東京女子圖鑒》之類的都市題材影視劇也多了起來。不過,日韓影視劇改編到我們這里,經(jīng)常面臨“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的尷尬境地。從《嫌疑人的獻身》到《親愛的》,成功的案例并不多。
不知道是因為我們的城市化程度不夠,編劇、導(dǎo)演、出品方對“城市”的理解有誤,還是因為我們傳統(tǒng)中大男子主義、英雄救美的情結(jié)太過堅硬,以至于每一個紫霞都需要一個身披金甲圣衣、腳踏七彩祥云的至尊寶來拯救。
九十年代,火遍全國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中有句臺詞就是: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這兒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這兒是地獄……這才是大城市的真實生活與魅力所在。
九十年代,我們的編劇、導(dǎo)演,對大城市生活就有這樣的認識,如今卻在退化的路上一騎絕塵,不知今夕是何夕!
二十年前的美劇《欲望都市》,給了如今生活在大都市的中國女性最初的個性啟蒙、兩性關(guān)系啟蒙與時尚啟蒙?!稏|京女子圖鑒》雖說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女權(quán)主義作品,但也肯定了女性自身的奮斗、野心與欲望。
但到了《北京女子圖鑒》,卻又回到了國產(chǎn)瑪麗蘇劇的老路上,這實在是讓人失望透頂。有鑒于此,我決定不再看《上海女子圖鑒》。
無法理解城市,就無法理解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拍都市女性生活,拍的其實是城市,背后是對城市生活的理解。掌握不了這一點,拍出來的劇只會不疼不癢。 |
|
來自: jimmyliusss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