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人販子,大家都恨得牙癢癢,正因為有了人販子,世界上才多了那么多的悲劇,多少個家庭支離破碎,多少個父母哭瞎了雙眼,多少個孩子深受其害,孩子丟失重新找回的幾率比大海撈針都難,人販子對于孩子的年齡似乎并不挑剔,有襁褓中的嬰兒,有3歲的孩童,有10歲的青少年,有25歲的妙齡女子! 孩子被人販子盯上,主要都流向了這些地方,被收養(yǎng),被當做童養(yǎng)媳,最后一種最慘被非法組織控制,弄成殘疾在街上乞討! 孩子被拐賣這樣的悲劇每天都在上演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販子的拐騙技術(shù)也在不斷的“進步”,如果你的觀念還留在給孩子一顆糖,或者是你爸爸媽媽的好朋友,特意來接你的,那你可就想錯了,人販子的招數(shù)可不僅僅是這些,比這些高明多了! 人販子從一開始的坑蒙拐騙變成了現(xiàn)在的明搶;還有裝作送外賣的,比如漢堡,披薩等孩子愛吃的東西,這樣才能吸引孩子快家長一步把門打開;打扮的白白凈凈,像個小白領(lǐng),和孩子打成一片以后,趁大人不注意,把孩子帶走,其實人販子并不是隨機抽取孩子下手的,而是暗地觀察,找到合適的機會,一次到手。 很多家長都喜歡在朋友圈或者群里發(fā)一些為孩子助力或者拉票等信息,已經(jīng)將孩子的名字,性別,年齡,學校班級都暴露了出來,這些信息為人販子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還有,不要太相信別人,人心隔肚皮,對陌生人一定要多留個心眼,不要讓孩子和陌生人獨處。 人販子說一般都會對這樣的家長下手,第一種就是帶孩子的老人,老人反應能力慢,頭腦也不像年輕人靈活,即使帶走孩子,她們也追不上我們。第二種就是低頭族媽媽,所謂的低頭族就是成天玩耍手機的媽媽,即使帶著孩子出門在外,也手機不離眼,我們只需要裝作很喜歡孩子的樣子,和孩子玩上一會,趁著媽媽消除戒心,低下頭看手機的功夫,就把孩子帶走了!第三種就是帶孩子去火車站的家長,火車站人多,我們的人可以混在人群中打掩護 我們不僅要給孩子灌輸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思想,自己也要武裝起來隨時戰(zhàn)斗著,不要放松戒心,別因為自己的一時疏忽,造成無法挽回的錯誤 本文由“家有熊孩兒要揭瓦”賬號發(fā)布,發(fā)布時間2018.04.19 |
|
來自: Zsy20151225 > 《資料(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