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秦論》理解性默寫練習 (1)、《過秦論》中最能表現(xiàn)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勢不可擋的一句是: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2)、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來反抗的一句是: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 (3)、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其中寫他對外政策的句子是: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 (4)、始皇派遣大將蒙恬北逐匈奴獲得勝利,使得匈奴長時間不敢南下進擊中原。文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兩句就是對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5)、賈誼在《過秦論》中用排比句描寫秦始皇用武力統(tǒng)治天下的語句是: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 (6)、賈誼在《過秦論》中 “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具體寫到了秦用暴政措施壓制并防止百姓反抗。 (7)、賈誼在《過秦論》中說到秦始皇為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 (8)、《過秦論》中用 整句描寫秦始皇據(jù)險固守的語句是: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 (9)、寫秦始皇自以為江山永固的語句是: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 (10)、文 中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形象地描寫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將領、士兵守衛(wèi)要塞,盤問過往行人的情景。 (11)、文中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 氓隸之人, 而遷徙之徒也三句極言陳涉的出身貧寒和地位低賤。 (12)、賈誼用“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短短的四個句子就寫出了陳涉舉義旗并得到天下熱烈響應的情況。 (13)、作者用 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 致萬乘之勢, 序八州而朝同列, 百有余年矣聊聊四句總結了秦占地由小到大,勢力由弱到強,最終統(tǒng)治諸侯,長及百年的歷史。 (14)、文章結尾一段在列舉了陳涉的諸多弱點后,總結出了陳涉與當年諸侯聯(lián)盟完全不能相提并論的結論: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 比權量力, 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15)、賈誼指出秦的過失即滅亡的原因在于“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
|
來自: 云淡風輕whuavh > 《必修3默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