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會寫字的寫字,會寫字的寫人。眼高者手高,眼低者手低。 2、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技巧是血肉,觀念是靈魂。 3、欲得妙于筆,當?shù)妹钣谛摹?/p> 4、個性源于共性。 5、精能一家,學遍百家,自成一家。 6、正鋒取勁,側(cè)鋒取妍。 7、晉人尚韻,唐人尚法,今人尚形。 8、楷書難于動,草書難于靜。 9、“四寧四毋”即: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 10、字要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 11、書法四要素:筆法、結(jié)構(gòu)、墨法、章法。 12、真書難于飄揚,草書難于嚴重,大字難于結(jié)密而無間,小字難于寬綽而有余。 13、筆要軟,軟則通;筆要長,長則靈;墨要飽,飽則腴;落筆要快,快則意出。 14、讀帖以會其心,帖教人看,不教人摹。 15、書法欣賞:遠觀形式,近看筆墨、形象、神采、意趣、情調(diào)等等。 16、寫字要有氣,氣須從熟得來,有氣則有勢。 17、書法極品是形式之具象美和精神美的完美結(jié)合,于無法處求法,于無書處求書,取法乎“無”可得乎上。 18、形美而質(zhì)樸,氣暢而不浮,筆圓而見方。 19、寫大字要小字之精練,寫小字如大字之磅礴。 20、用筆雖細如纖發(fā)處也一絲不茍。 21、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臨書易進,摹書易忘。 22、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之其用筆之意,乃為有意。 23、正以立骨,偏以取姿。 24、起筆用逆鋒,收筆用回鋒。 25、藏鋒更為沉著、含蓄、渾樸。 26、作行草最貴虛實并見。 27、“勁”字則是“疾”的核心。“沉”字則是“澀”的根本。 28、無垂不縮,無往不收。粗不為重,細不為輕。 29、上上者得其上,學上者僅得其中,學中者得其下,學下者得其下下。 30、機巧必須心悟,不可以目取也。 31、字跡不宜太肥,太肥則俗,不應(yīng)過瘦,過瘦則露骨,露骨則怒張。 32、學書須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 33、能用拙,乃得巧,能用柔,乃及剛。 34、勁如鐵,軟如棉,圓中規(guī),方中矩。 35、篆、隸、楷“法多于意,行草“意多于法”。 36、篆尚婉而通,隸欲精而密,草貴流而法。 41、書法亦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證于心源,妙于了悟。 42、理性派尚法,感性派尚情。 43、最大的技巧是無技巧。 44、狂草不可臨,書寫者的情緒,情感你只可以感受,但卻臨不出來。 45、草書真書有異,真則字終意終,草則行盡而勢未盡。 46、處處留得筆住,始免率直,轉(zhuǎn)則暗過,........又要留處行,行處留,乃得真訣。 47、空白少而神遠,空多而神密。 48、以動利取勢,以虛和取秘。 49、筆意貴淡不貴艷,貴暢不貴緊,貴涵不貴露。 50、性情得于心而難名,形質(zhì)當于目而有據(jù)。 51、以神遇不以目視,字雖止而神自行。 52、字無骨不能稱之為書。 53、善筆者多骨,不善筆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勝,無力無筋者病。 54、凡書之所貴,必貴其難,真書難于飄揚,草書難于嚴謹,大字難于結(jié)密無間,小字難于寬綽而有余。 55、作楷不以行、草之筆出之,則全無血脈,行草不作楷之筆出之則全無起訖,楷須融洽,行、草須分明。 56、右軍作草如真,作真如草。 57、欲學草書,須精真書,知下筆向背,則識草書法,草書不難工矣。 58、精美出于揮毫,巧妙在于布白,體度之變化,由此而分。 59、書法之妙,全在運筆。 60、筆畫要堅而渾,體勢要奇而穩(wěn),章法要變而貫。 61、書法應(yīng)講“膽、氣、神、趣”。 62、書法之道,神采為上。不能拘泥于形勢,茍求于華美。飄逸而不失沉著,雄強而靈動。 63、書法是靠寫意性用筆傳達書家的性情,其關(guān)鍵是要在點畫中見出風神意趣,在字形與章法的變化統(tǒng)一中見出匠心與奇效。 64、書法務(wù)須做到不野(野狐禪)。不板,奔放處不離法度,精微處照顧氣魄。 65學書者一般用三種手法入手:(1)從其源頭追溯;(2)從其墨跡著手;(3)從學顏、米步入。 66、治藝上要:東張西望——橫向聯(lián)系;瞻前顧后——繼承與發(fā)展;損人利己——取別人之長,壯大自己;挑肥揀瘦——去粗取精。 67、創(chuàng)作上要:得意忘形——講神彩;無法無天——則大膽;陰陽合德——有節(jié)奏;我行我素——得個性;異想天開——生靈感;自由散漫——才灑脫。 68、眼要寬,手要專,讀書養(yǎng)氣,字根在人。 69、搞書法要一只眼看著古代,一只眼看著現(xiàn)代,使古今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 70、作畫不通書道,則畫無筆。作書不通畫理,則書無韻。 71、氣表示生命力,韻表示節(jié)奏。氣要連,韻要斷,二者辯證地統(tǒng)一在一起。 72、“雄強”要去“ 狂 ”,即去除霸悍。雄強的骨力若濟之于“蕭散”,便有韻致了。 73、筆筆中鋒,處處實筆,則字無生氣,亦乏韻味,側(cè)鋒參與,飛白等虛鋒滲入,書法逸飛頓生。 74、書忌甜俗,俗在皮肉還可醫(yī),俗在骨髓則無藥可救。 75、不經(jīng)意處妙天然,豈在規(guī)規(guī)點畫間。 76、字要寫得“穩(wěn)、健、輕、便”,“清、奇、古、怪”。 77、用筆用墨有的地方要清晰,有的地方要朦朧,有的地方要表露,有的地方要隱藏。總之,要做到姿態(tài)萬千,情調(diào)百出。 78、寫字成行,經(jīng)過一番搖擺抗爭,收拾安排,最后穩(wěn)住陣腳,復(fù)歸平衡統(tǒng)一,打成一片。這是行草書章法的一個重要技巧。 79、作為草書,除了“草,貴流而暢”之外,還需要有節(jié)律的變化與應(yīng)變能力,達到韻情之感。 80、創(chuàng)作前先醞釀良久,經(jīng)過反復(fù)推敲,深思熟濾的過程,待有了感覺,有了創(chuàng)作沖動以后,才隨意揮灑,一氣呵成,痛快淋漓。 81、師古時要做到“有古人而無我”;在創(chuàng)作時要做到“有我而無古人”。 82、書之妙道可以從音樂、舞蹈、文學、武術(shù)、氣功、儒、釋、道等任何學問中悟得。只要你是個有心人,可以在工作和生活的某一個瞬間中獲得,特別在自然界的生命現(xiàn)象中悟得。 83、創(chuàng)作不要老是寫自己輕車熟路的一個內(nèi)容,有時要給自己寫從來沒有寫過的內(nèi)容,考考自己,迫使自己多動一點腦筋,換換口味,逼一下,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會找到新的創(chuàng)作途徑。 84、平時書寫練習,二種方法可供參考:
85、學書主要在功力、趣味、古意上下功夫。 86、用筆要動靜參用,幾筆凝重沉著之間,參以幾筆飛動之勢,求其不平,而得節(jié)奏美。 87、畫畫寫字要調(diào)皮,不可老實。調(diào)皮即虛虛實實,捉摸不透,虛處最難,虛的處理好了,遐想無窮。 88、寫字要“松”。這個松不是松散的意思,而是要輕松、放松。思想負擔重,患得患失,就不可能有上乘表現(xiàn)。 89、好的作品可以看到一種人格的力量,顯示出一種威武、難犯的莊嚴,有一種震撼力,使人久久不能忘懷。 90、取法有時有點像“偷”,偷來的東西不加以改裝,人家一眼看出來了,總要有進行加減乘除的改造,方可不致以被人一眼看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