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尋一處似曾相識的風景,覓一片如詩如畫的土地。 甘南——媲美瑞士、比肩西藏,這里擁有中國最美的夏天!一起出發(fā)吧!去看看草原、濕地、花海、湖泊、寺廟、經幡,許我一個不期而遇……
Day1:
清晨,我們乘坐紅眼航班,逃離了霧霾嚴重、暑濕難耐的北京,抵達金城蘭州,中午時分入住酒店。放下行李,迫不及待地開始搜尋牛肉面館中的老字號,一品最最正宗的蘭州牛肉拉面。補充能量之后,驅車來到黃河岸邊。呼吸新鮮空氣,欣賞沿岸風光,體驗悠閑生活。藍天白云下的蘭州如此美麗,不禁對甘南之行充滿遐想!
拉卜楞寺位于甘肅省夏河縣,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拉卜楞寺?lián)碛惺澜缟献铋L的轉經長廊,共有一千七百多個轉經桶,環(huán)繞整個寺院,綿延3.5公里,蔚為壯觀。轉完所有的轉經筒,大約需要一個半小時。長長的轉經長廊,是靈魂超越塵世進入天國之路,也是藏民的希望之路。
Day2:
早上9點從蘭州出發(fā),前往有“東方梵蒂岡”美稱的夏河。午飯后,帶著朝圣般的心情參拜了藏傳佛教的最高學府拉卜楞寺。拉卜楞寺因電影《天下無賊》而被人們熟知。
地處高原的拉卜楞寺天黑得很晚,拍日落的時間尚早,就在寺里到處閑逛。忽然,遠處傳來孩子們的嬉笑聲。尋聲望去,一群阿卡(小喇嘛)在踢球,小皮球當足球,屋門檻當球門,設施雖然簡陋,阿卡們卻踢得非常專注,完全無視游客們探索的眼神和手中的相機??粗麄兲煺鏌o邪、快樂無比的樣子,很難相信他們是在莊嚴肅穆、神圣寧靜的寺廟里踢球?!靜心一想,他們是這里的主人!在我們普通人眼里他們或許是不食人間煙火、喜怒不形于色的僧人,其實在他們的世界里,尤其是阿卡們的世界里,有童真,更有平常人的喜怒哀樂,愿他們快樂成長!
光顧著給阿卡照相,差點忘了日落的時間!還好,按時到達指定的最佳日落拍攝點。山坡上聚集了許多攝影愛好者,照相機早已一字排開,只等那最美的一瞬間。一只流浪狗也通人氣似的靜靜地爬在那里,不時回頭看看拍照的人們。
然而今天運氣卻不太好,云層太厚,僅僅拍到一張還算滿意的拉卜楞寺照片,隨手抓拍的一張人物剪影讓我稍感欣慰。失望下山,在領隊的帶領下,大家一起前往世界上最長的轉經長廊為自己和家人祈福!夜幕下,古老的轉經筒散發(fā)出更加神秘的色彩。
??撇菰挥诟拭C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境內,屬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面積達70平方公里,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業(yè)基地之一。這里人口少、面積大,僅有4000多牧民,草原卻遼闊無際,沿途群山環(huán)繞、綠草繁茂、牛羊成群、帳篷炊煙,景色美不勝收,游人在這里可以盡情體味神秘淳樸的藏族風情。
Day3:
8月初的高原清晨還是非常寒冷的,為了拍攝拉卜楞寺金頂日出,我們身穿厚厚的防寒服,5點準時出發(fā)。晨霧漸起,太陽還是藏在云層里不肯露頭,傳說中“陽光照耀寺廟金頂,發(fā)出耀眼的萬道光芒,仿若佛光震撼人心”的場面并沒有出現(xiàn),虔誠的信徒們卻早已繞著世界上最長的轉經長廊一邊轉動經筒一邊念誦經咒。拍攝金頂?shù)溺R頭里,突然出現(xiàn)了轉經的人,很想弄清楚,什么人才有資格在金頂上轉經呢?
早餐后,前往人間仙境扎尕那。在這里,群山環(huán)繞、綠草繁茂、牛羊成群、帳篷炊煙,大夏河從草原上蜿蜒流淌,宛如一條哈達飄落在綠毯上。在這里,我們真正領略到南北朝時期民歌中描述“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
路遇桑科濕地公園,迫不及待地停車步入。面對眼前的美景,我竟一時詞窮,就想把自己完全融入這美麗的大草原中,終日與美景相伴!然而,夢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我只能將這“美如畫”的風景收入鏡頭,帶回家中珍藏。
抵達扎尕那景區(qū)已是下午4點多,趁著拍日落還有一段時間,我們爬上了扎尕那的仙女灘。仙女灘實際上是一個草甸子,遍地的野花讓人有躺在地上打滾的沖動。游客們對著相機擺出各種POS,好像要把這迷人的美景打包帶回家。唉…扎尕那的日落也讓我們失望了。不過天邊的最后一抹余暉,讓我們對明天的日出又充滿了希望!
扎尕那是藏語,意為“石匣子”,位于甘肅省迭部縣境內,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閻王殿”之稱。地形既像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巨型宮殿,又似天然巖壁構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這片世外桃源雖然早在近百年前就被洛克譽為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但至今仍是一塊處女地。
Day4:
懷揣著希望,凌晨5點,我們又出發(fā)了,前往扎尕那晨景拍攝地,準備用鏡頭記錄晨曦中曼妙的石城仙境。日出沒有想象的那么完美,寧靜祥和的村寨生活,卻令我動容。
早餐后又入扎尕那,徒步前往景區(qū)深處的石林。專注腳下、埋頭爬山,一路的艱辛和疲憊令我們無暇欣賞美景。突然,有人興奮地大喊:快看,老天爺在向我們表白呢!抬頭望去天上有朵心形的云兒,開心之余頓感身心輕松了許多。扎尕那平均海拔3500米,在高原爬山,登山杖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借助登山杖,我們艱難前行,到達了老虎嘴、 一線天、瀑布、神仙宮。石林實在是太過遙遠,在體力不支,無馬可騎的情境下,最終只好選擇放棄。
九曲黃河第一灣位于四川省若爾蓋縣唐克鄉(xiāng),此處是四川、青海、甘肅三省交界處。在這里黃河與白河匯合,形成九曲第一大轉彎,兩條河纏纏綿綿不愿分離,曲折的河水分割出無數(shù)河洲、小島,水鳥翔集、漁舟橫渡,被中外科學家譽為“宇宙中莊嚴幻影”。
Day5:
早餐后前往唐克鄉(xiāng),途經若爾蓋草原。若爾蓋草原是我國僅次于呼倫貝爾草原的第二大草原,海拔3468米。花湖則是若爾蓋草原上的一個天然海子,因水中開滿花朵而得名?;ê淖罴延^賞時間是五、六月份,那個時候湖畔五彩繽紛,好像云霞委地。八月的花湖綠草如茵,湖水清徹透藍,雖然過了花開的季節(jié),但是水天相接,天藍白云相映在明鏡般的水里,目光所到之處也皆是風景!
日落之前,我們抵達九曲黃河第一灣,當夕陽一點點變紅朝山邊落下去的時候,整個河谷籠罩在了一片金黃之中。夕陽下的九曲黃河第一灣混合著自然的壯美與落日的凄涼,動人心魄。盡管今天的云層很厚,但露出的幾秒鐘太陽足以讓我們興奮不已。夕陽醉了,落霞醉了,我的心也醉了。
瓦切塔林藏語意為“大帳篷”,是第十世班禪大師頌經祈福之地。1982年和1986年十世班禪大師先后兩次訪問和拜見了瓦切人民,并向信教群眾傳經說法。純潔的瓦切教徒們?yōu)榱思o念這位偉大的宗教大師,在班禪大師親身寶座上建立珍貴靈塔和108座大小不等的白塔。一千多平方米的經幡圍繞著數(shù)百轉經筒,成就了現(xiàn)在占地30多畝的藏傳佛教圣地——瓦切塔林。塔林周圍是一片連綿的經幡,蔚為壯觀。
Day6:
今晚的目的地是青海省久治縣的年保玉則,途中經過經幡飄蕩、白塔如林的瓦切塔林。塔林的導游告訴我們,這里是神圣之地,不能隨意拍照 ,但塔林周圍的經幡不在禁拍之列。五彩經幡的上面都印有佛經,在信奉藏傳佛教的人們看來,隨風而舞的經幡飄動一下,就是誦經一次,在不停地向神傳達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
午餐后繼續(xù)前行,路遇月亮灣,一片開闊的草地上,清澈的河水在草原上劃出一道道舒緩優(yōu)美的弧線,恰似一輪彎彎的月亮?;蛟S昨天九曲黃河第一灣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太過深刻,大家對月亮灣的景色已然沒有太多的感慨,稍作停留,我們便啟程前往年寶玉則景區(qū)。
“太漂亮啦,師傅,快停車!快停車!”隨著喊聲,全車人都向車外望去,只見遠處群山環(huán)繞,綠草如茵,漫山遍野盛開的野花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分外妖嬈。司機師傅將車??吭谝粋€安全處,大家紛紛下車拍照留念。女孩子們脫下厚重的防寒服,換上漂亮的長裙,為了美,就算感冒也在所不惜!
高原的天氣說變就變,剛才還是艷陽高照,這會兒就下起了大雨。望著陰沉的天空,我們不禁開始擔心明天去年保玉則的天氣。游覽年保玉則景區(qū)是整個行程中最艱苦的一天,如果天公不作美,是否放棄?帶著種種疑慮,我們入住了景區(qū)附近的賓館。趁著雨還小,大家趕忙采購了雨衣、食品等,為明天年保玉則的拍攝做準備。
年保玉則位于青海省久治縣境內,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年寶玉則“一片花海一汪湖,一尊神山一抹霧”的仙境美景。年保玉則主峰終年織雪,海撥5369米,壯觀的冰體與鬼斧神工般陡峭的山巖和180個湖泊使年保玉則披上了神密的面紗。相傳,很久以前,這里有個獵人,他救了化為小白蛇的年保玉則山神的獨生兒子,后來,年保山神化為白牦牛與惡魔激戰(zhàn),獵人應邀射死了惡魔。年保玉則為了感謝獵人,將他的小女兒許配給獵人,兩人婚后生下三個兒子,分別叫昂欠本、阿什羌本、班瑪本,上、中、下三果洛部落就是他們的后裔。因此,年保玉則神山成為果洛藏族的祖先。
Day7:
早起,淅淅瀝瀝的小雨并沒有要停歇的意思。經過商議,我們決定冒雨進入年保玉則景區(qū)。年保玉則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主要景點中有兩個美麗的湖泊,一個叫'仙女湖',一個叫'妖女湖'。仙女湖南北長,東西窄,北側有河與妖女湖相連。到妖女湖有兩條線路,通常馬隊往返走仙女湖的東岸,徒步往返走仙女湖的西岸,我們選擇走西岸!
昨晚采購的雨衣派上了用場,景區(qū)門口購買的涉水鞋套也提前穿上,全副武裝之后,我們正式出發(fā)了! 景區(qū)入口是長長的木棧道,游客稀少,隊友已不見了蹤影。行走在彎曲的棧道上,徐徐微風挾帶著絲絲細雨拂過臉龐,天邊是青的山,眼前是白的霧,空氣中彌漫著青草的氣息和泥土的芳香,那種靜謐令人陶醉!
沒走多遠,開始氣喘,木棧道也變成了泥濘的小路,前行的速度明顯放慢。越往里走,道路越是泥濘,扎人的灌木叢也越是茂密,一定要用登山杖或木棍試探著方能下腳,同時要用手護著臉低頭鉆過或用身體強行通過。牦牛時不時從身邊竄出,驚恐中我們駐足,為他們讓行。鞋套底兒不知何時走掉,登山鞋被稀泥包裹著早已分辨不出顏色,身心疲憊的我們此時已無暇顧及仙女湖的美麗了。
行進到仙女湖北側時,年保玉則的主峰依舊濃霧彌漫 ,沒有一絲放晴的跡象。 我們看著眼前的景色,虔誠地祈求老天爺開恩。失望中簡單地用完午餐,準備按計劃折返。
突然,太陽像和我們開玩笑一樣露頭了。一束陽光透過厚厚的云霧灑在仙女湖上,如夢幻般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難道我們的祈求老天爺聽到了?難道仙女真的下凡了嗎?掏出相機一通狂拍,疲憊、失望一掃而光,總算沒有白跑一趟!心情大好!在領隊的倡議下決定沿仙女湖的東岸返回。
一條十幾米寬的小河擋在眼前,河水不深,但水流湍急。河水是高山融雪,十分冰涼,沒有橋,只能涉水通過。領隊推薦的鞋套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我們踩著石頭過河,卵石太滑,時不時有隊友滑落到沒膝的水里,盡管個別人因鞋套質量不佳,旅游鞋滲濕了,但最起碼保全了褲腿不濕呢。其他人就沒有我們幸運了,只好卷起褲腿,扶著石頭光腳過河。在這里我要為兩個領隊點贊!
老天爺待我們不薄,天氣越來越好,湛藍的湖水映襯著雄偉的雪山,藍天白云似錦似緞點綴其間,沐浴著高原的陽光,陶醉其中,仿佛置身天堂,疲憊消失得無影無蹤,竟有一種“不知今昔是何年”的感覺。邊走邊照,回去的路似乎也輕松了許多。
回首仙女湖,十個小時的徒步,讓我們體驗了“眼睛在天堂里漫步,腳卻在地獄中行走”的感受。不容易啊,為自己能夠堅持到底也點個贊吧!
翻看郎木寺的介紹,稱呼可謂五花八門,由于郎木寺鎮(zhèn)上有兩座規(guī)模較大的藏傳佛教寺院,分別屬于四川和甘肅兩省管轄,人們總愛望文生義的將郎木寺理解為寺院的名稱,加之近年來郎木寺的兩個寺院都將各自的寺名冠以“郎木寺”來對外宣傳,于是概念上的混亂就在所難免。在這里科普一下,郎木寺是地名,不是當?shù)啬淖略旱拿?,它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下轄的郎木寺鎮(zhèn)和四川省若爾蓋縣紅星鄉(xiāng)下轄的郎木寺村。郎木寺由藏語地名“達倉郎木”演化而來,“達倉”是藏語音譯,有“虎穴”之意,“郎木”為藏語音譯,有“吉祥天母”、“仙女”之意,“達倉郎木”意為“虎穴仙女”。郎木寺有一條寬不足2米,名叫“白龍江”的小溪將鎮(zhèn)子一分為二,溪北是甘肅境內的“達倉郎木賽赤寺院”,簡稱“賽赤寺”;南岸屬四川境內的“達倉郎木格爾底寺院”,簡稱“格爾底寺”,中間夾著回族的清真寺,兩個藏傳佛教的寺廟在這里隔“江”相望。格爾底寺寺內供奉著該寺第五世活佛的肉身靈塔,據說這是藏傳佛教中為數(shù)不多的擁有活佛肉身的寺院。
Day8:
從阿壩出發(fā),下一站是郎木寺。途中路遇美景,司機師傅又非常理解地滿足了我們拍照的要求,兩個領隊則不辭辛苦地帶著我們尋找最佳拍攝位置。草原上各種擺拍,總算心滿意足了,依依不舍地的上車。
下午三點多抵達郎木寺鎮(zhèn)。聽說今天格爾底寺的活佛肉身靈塔開放參觀,四點關門。領隊帶著大家緊趕慢趕,可惜門還是關了。正當感嘆運氣不好,就差一步時,一個老喇嘛拿著鑰匙來開門啦,原來售票處的喇嘛與領隊關系不錯,知道我們來晚了,特意讓人給開的門。肉身靈塔供奉在山頂上一座小院里,外表十分平淡,就象一戶普通民居的院落。院門口有人頂禮膜拜,院里也有很多人在轉經。中間的屋里就供奉著五世活佛的肉身靈塔,已有300年歷史。靈塔中間的玻璃罩后面,鍍了層金粉的人面就是肉身。屋內不允許拍照,按照藏族人的習俗我們轉了一圈。走到屋外,院子里兩個曬太陽的老阿媽吸引了我們的目光,不知哪位游客給了一個棒棒糖,其中一位將糖含在嘴里,一邊聊著天,一邊用疑惑的目光看著拍照的我們。
領隊夸我們人品好,難得一見的格爾底寺辯經也讓我們遇到了。聽經、誦經之后,晚上7:45,辯經開始了。辯經是佛學用語,是對佛教理論的辯論。即出家人學習佛經后,為了加強對佛經的真正理解,采用一問一答或一問幾答或多問一答的方式交流所學心得和所悟佛法,就如我們的學術討論。它是喇嘛學習佛經的一個方式。格爾底寺辯經場面宏大,有上百人在廣場上辯經。面對形態(tài)各異的喇嘛,盡管聽不懂他們在辯論著什么,但卻能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們學經的認真態(tài)度和辯經的激烈程度。
夜晚,入住郎木寺鎮(zhèn)。這里商鋪林立、燈火輝煌,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恍如置身麗江古城。行程中最后一個晚上,明天就要回家了,我們相約去吃酸奶、喝酥油茶,盡情享受小鎮(zhèn)夜色中的浪漫!
藏族的葬禮分為塔葬、天葬、水葬、火葬、土葬、樹葬六大方式,塔葬又叫靈塔葬,是所有喪葬形式中級別最高的一種,只有達賴、班禪及大活佛等極少數(shù)人才能獲得這一殊榮。天葬又稱鳥葬或空葬,是藏族的一種古老風俗,也是藏族地區(qū)最普遍的葬法。
Day9:
從郎木寺大門進去左拐到曬佛臺,那里是拍攝日出的最佳位置。一只流浪狗陪著我們看日出,這讓我不禁想起拉卜楞寺的那只流浪狗了,不知它還好嗎?清晨,拜佛轉經的人很多,大人、小孩都有,但以老人居多。據說只有雙手、頭、膝蓋一起投向大地才能代表絕對的虔誠,無論前面是碎石或冰雪,他們都毫不遲疑的匍匐下去??念^,就像是在一次次親吻大地。
郎木寺的天葬臺是全國為數(shù)不多的對外開放的天葬臺之一。這里不僅可以觀看,甚至可以拍照。對于天葬,我有著莫名的恐懼,萬幸的是今天沒有天葬儀式,這將我從看的惶恐與未看的遺憾當中拯救出來。
歸途中,車外是隨手一拍就是s桌面的若爾蓋草原,車內是隊友們一一話別的感人場面。佛說,前世五百年的修行,才能換來今生一次的擦肩而過。相聚9天,我們的前世修行了多少年?按照慣例,結束行程前,來段感謝詞,感謝領隊和司機師傅,在你們的陪伴下,我們游覽了如詩如畫、如夢如幻、令人沉醉的九色甘南!感謝隊友,我們像家人一樣和睦相處,開心快樂,充滿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