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上海最早的隧道試驗 是在什么年代、什么地方嗎? 你知道,上海地鐵的第一張“準生證” 是什么時候批下來的嗎? 你知道,走在盾構隧道里是什么感覺嗎? 來上海唯一地鐵主題博物館——地鐵博物館 你所關心的問題,這里都能一一解答 地鐵博物館經(jīng)過整修后已重新開館,除了原有的看點之外,又新增了星光長廊、交通歷史演變展與勞模點贊墻等諸多新看點。 地鐵博物館運用聲光電等新技術,展示了上海地鐵的發(fā)展歷程及上海超大規(guī)模地鐵網(wǎng)絡建設、運營、科創(chuàng)及文化等方面,所取得成就的同時,也展現(xiàn)了軌道交通的“精彩世界”。 上海地鐵建設篳路藍縷 地鐵一號線開通于1994年,但上海地鐵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更早。上世紀50年代末,軌道交通建設的先驅們就已在黃浦江畔的蘆葦棚里追尋上海的地鐵夢。 很少有人知道,首次隧道盾構掘進實驗早在1960年就開始,地點在浦東塘橋。到了1983年,《關于建設本市南北快速有軌交通項目建議書》出爐,建議建設南起金山衛(wèi)、北至寶山、穿越市區(qū)的軌道干線。 1986年,國務院批準立項,建設上海新龍華至新客站的地下鐵道。這便是后來的軌道交通1號線。這些珍貴的歷史文件和圖片,都可以在博物館一層看到。 全自動列車是這樣運行的 全自動列車運行沙盤是地鐵博物館內的一大亮點。這個沙盤模擬還原了列車信號控制系統(tǒng)的作業(yè)原理?,F(xiàn)場工作人員通過計算機發(fā)出指令,沙盤上的“地鐵列車”徐徐駛出。 沙盤可模擬中心城區(qū)3—4條地鐵線路,開行、進站、停車、道岔變化、啟動等關鍵步驟都可一一復原。列車進站還會減速,慢慢停穩(wěn),與現(xiàn)實場景一致。 盾構隧道大揭密 地鐵博物館展示了長約10米的隧道,等比例還原隧道施工場景,參觀者可以從隧道中走過。盡頭處,一架虛擬顯示的“盾構機”正在掘進,透過腳底的有機玻璃,可以清楚看到地上的礫石和軌道。 上海地鐵博物館 地址:吳中路1799號(近紫藤路) 開放時間:9:30~16:00(周一閉館,周二免費參觀) 門票:30元/人 交通:軌道交通10號線(紫藤路站1號出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