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疆探險9天應(yīng)該帶什么鏡頭?”、“到景德鎮(zhèn)拍青花瓷人像要帶什么器材呀?”、“去內(nèi)蒙古拍攝藝術(shù)人像需要帶上哪些鏡頭呢?”......談到攝旅,相信不少熱愛攝影并擁有攝影器材的朋友們會浮現(xiàn)出這樣的疑問,且因此煩惱過。許多人追求采風(fēng)時能創(chuàng)作出大片。 一場“冰雪奇緣”、“世外杏源”與“夢回樓蘭”的碰撞,像神話中巨型黃色羅馬蠟燭那樣燃燒,像行星抨擊那樣在爆炸聲中發(fā)出藍色的光,令人驚嘆不已。 【第七期】新疆夢回樓蘭 攝影旅行中最適合帶的鏡頭,有人說50mm;有人說15-55mm;也有人說是24-70mm。如果是你又會帶什么鏡頭呢? 首先歸納出幾種器材出門攜帶習(xí)慣 剛接觸攝影時,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希望把所有鏡頭帶上,甚至不同焦距的定焦鏡也帶上,但最后發(fā)現(xiàn)大部分都用不上。加上每次坐飛機、巴士還得死抱著,又怕行李會超重,每次出門前選擇器材都會糾結(jié)許久。旅程地點多、時間長,即使是兩三個鏡頭也會成為沉重負累的。有些朋友就會選擇只帶一只變焦,但各有利弊,大家接下來慢慢看。 ②. 質(zhì)素為先,超級定焦鏡。 定焦鏡頭影像質(zhì)素比一般變焦頭好,必定可以拍到優(yōu)質(zhì)相片! 確實有不少影友是資深定焦鏡用家,但旅行期間只利用個別焦距的定焦鏡頭,或者未必能拍攝到不同的場合與題材。而較為平均的標準變焦鏡頭可是較理想的器材之一,當然題到定焦鏡頭其實亦無不可,只是需要帶上的鏡頭較多,才能應(yīng)付需要。例如:廣角 (15/20/24mm 等)、標準 (35/50mm 等)、甚至是長焦定焦等。 ③. 長鏡頭 打雀、攝影活動能手! 其實長鏡頭也能拍攝不少優(yōu)質(zhì)的攝影題材,拍攝效果也很迷人,借著長焦鏡頭拍攝如畫般的小城是不錯選擇。但有些f/2.8 的 70-200mm 鏡頭確實太重了,如果未必需要帶可選擇 f/4光圈的,有防震更佳。 ④.輕便至上 小相機、超級天涯鏡拍全程。 近年無反相機興起,也成為不少人旅攝的器材好選擇,全篇幅無反系列亦是不錯選擇,當然價錢也比一般無反相機為高。而一般無反相機所配備的套裝鏡頭,雖然大部分已擠身防震行列,但光圈較小,在弱光環(huán)境拍攝也需留意,當然一般在陽光普照的情況下收光圈拍攝還是不錯的。 ⑤. 外置閃光燈 就因為可以拍人像而帶上嗎? 除非你整趟旅程都是人像攝影團,否則還真不是時時刻刻都用得上。如果要帶閃光燈,你還需要至少一套電池、可能帶上的充電裝置、可能帶上的柔光物、可能帶上的色溫紙等等。如果真的要用上的話,就不妨帶那些 LED 連閃燈之類的二合一閃燈、低階的小閃燈、甚至是帶上內(nèi)置閃燈的機身吧,可以減輕負擔(dān)。 攝影效果不打折,自駕、跟團輕裝“三支鏡” >>>>自駕游:如果你是自駕游,整個防潮箱帶過去都有可能,但如果資源有限,就不妨參考攝影師 Phillip VanNostrand 的建議,他認為外出旅游只需帶這三支鏡頭! 由于攝影師是Canon 用戶,所以這3支鏡頭分別是Canon 15/2.8 魚眼鏡頭、50/1.4 以及135/2,也可以選擇焦距相似,價錢較合適的24/2.8、50/1.8以及100/2.8 微距鏡頭,或是其他廠商的鏡頭代替。 ? 15mm f/2.8 魚眼鏡頭 — 拍攝獨特風(fēng)格 到外地旅游,建筑物是最常拍攝的題材之一。但由于拍攝位置有限,很多建筑物照片難免千篇一律,毫無新意。所以,我們不妨多用魚眼鏡頭拍攝建筑物,可以輕易把建筑物收入相框內(nèi),還可以夸張影像變形增加相片的觀賞趣味。 Photo by Serge Melki 當然,魚眼鏡頭的用途,不得不提一下自拍。使用魚眼鏡頭自拍既不用擔(dān)心失焦,又可以輕易把四周環(huán)境一并收入鏡頭之內(nèi),是很好的旅游記錄工具。 Photo by Patrick Subotkiewiez ? 50mm f/1.4 標準鏡頭 — 街拍、弱光拍攝 50/1.4 的實用性很高,人像、風(fēng)景、建筑都適用,而且很輕便,尤其適用于一般的街拍。另外,鏡頭焦段不會過短過長,拍攝時與主題的距離不會過遠過近。50mm 拍出來的照片,就像拍攝者正身處被拍者的附近,兩者能保持一定的交流。 Photo by Nishanth Jois 另外,50mm 鏡頭可以輕易拍攝出散景,對于突出主題是十分方便的做法。 50/1.4 更有 f/1.4 大光圈,能應(yīng)付室內(nèi)如餐廳、建筑物內(nèi)部等低光環(huán)境的拍攝。而且相比50/1.8 ,50/1.4 有更佳的光學(xué)素質(zhì),也比50/1.2 有更快的對焦速度和較輕的重量。 Photo by Simon Carrasco ? 135mm f/2 遠攝鏡頭 — 人像、風(fēng)景拍攝 135mm 容許拍攝者有一個較遠的拍攝距離,可以拍攝到主體最自然的作動表情。而且遠攝鏡的透視感能輕易讓把主體從背景分離開,而且影像變形很少,常用于拍攝人像題材。 Photo by Ruths138 如果拍攝空間足夠,使用遠攝鏡頭拍攝風(fēng)景,也可把畫面壓縮,拍出與廣角鏡頭完全不同的感覺。 Photo by Lies Thru a Lens 當然,有些人喜歡帶一支變焦鏡頭以滿足所有拍攝需要,但變焦鏡頭的光圈往往沒有定焦鏡頭的大,而且重量也比較重,未必適合在旅途中隨處攜帶。 >>>>跟團游:大部分攝影發(fā)燒友,在出行采風(fēng)時通常會攜帶較多專業(yè)的攝影器材,拍草原時的廣角,拍高山流水時的定焦,拍自然歷史風(fēng)景時的長焦微距,這些專業(yè)的相機和鏡頭,能使本就渾然天成的美景獲得更豐富的攝影效果。 如果你是跟團游,不妨參考我們的建議,影享網(wǎng)人像攝影創(chuàng)作團同樣遵循“三支鏡”!以佳能為例:廣角鏡頭,24-70MM,70-200MM,既能輕松上陣,又沒讓攝影效果打折。旅行本是一件考驗體力的事,出行能減就減,否則美好的旅行會可能會令你有提前返程的沖動。 ? 廣角鏡頭 —增強人像畫面的感染力 廣角鏡頭的基本特點是鏡頭視角大和視野寬闊。從某一視點觀察到的景物范圍要比人眼在同一視點所看到的大得多;景深長,可以表現(xiàn)出相當大的清晰范圍;能強調(diào)畫面的透視效果,善于夸張前景和表現(xiàn)景物的遠近感,這有利于增強畫面的感染力。 廣角鏡的優(yōu)勢:1、提供更廣的視野 2、具有夸張拉長放大的效果 3、減低相機震蕩對相片的影響(例如手震) 4、帶出空間感 5、減少景深變淺 那山那水 胡藝沛 ? 24-70mm — 面對風(fēng)光、人像、紀實攝影等綽綽有余 不少朋友剛接觸攝影的時候肯定聽到最多的就是24-70mm鏡頭,這也是“大三元”鏡頭里被使用率最多的一個。作為標準變焦鏡頭,其通用性不言而喻,從廣角到長焦的全焦段覆蓋,使其在面對風(fēng)光、人像、紀實攝影等多種需求都綽綽有余。因此,在我們的人像攝影團里,它是常帶的一款鏡頭。 24-70mm的優(yōu)勢: 1.強大MTF曲線 2.拍出符合大光圈鏡頭特點的柔和、大幅虛化效果。 3.做工精畫質(zhì)高 4.既能攜帶輕便,又能滿足風(fēng)光、人像、人文攝影各種需求 新疆夢回樓蘭人像攝影 蜀南竹海人像攝影 ? 70-200MM—專業(yè)攝影師以及攝影發(fā)燒友最常用的鏡頭 佳能的小白(兔)系列鏡頭,相信只要是玩過攝影的朋友都一定知道其大名。所謂小白或者小小白或者小白兔。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該鏡頭不僅適合拍攝體育比賽,并且在風(fēng)光以及人像攝影中均有著較為突出的表現(xiàn)。 70-200MM的優(yōu)勢: 1.輕便防抖 2.一代名鏡 EF 70-200mm f/2.8L USM能幫助玩家拍出出色的背景虛化效果,可以讓人物在背景襯托下突出和醒目 3.對焦穩(wěn)準狠,絕對安靜干脆,一句話就是指哪兒打哪兒 《濤聲依舊》 在這最適合旅行的美麗季節(jié),我們給大家推薦幾款戶外攝影的鏡頭,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并且希望準備參加我們攝影團的朋友們都能輕裝上陣,拍出滿意的戶外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