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的解析(下)》傳送門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巨著,窺探人類精神世界。 名人推薦: 馬瑞芳:《夢的解析》是奧地利作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名著,這是二十世紀初,弗洛伊德在對精神分析的講座基礎上寫成的書,它本來屬于神經(jīng)病理學范圍,但這本書問世之后,很快受到文學界推崇,用來解析文學作品。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本書里的觀點“夢是愿望的達成”。 書名:《夢的解析》 作者:[奧]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今日解讀:蔡燕蘇 解讀人介紹:楊蘇心理咨詢機構主任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成員,中國sos村兒童撫育顧問,接受教育、心理咨詢和犯罪心理學系統(tǒng)學歷教育,多年從事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動力治療工作,咨詢時長達3000余小時。 播音:敖武 策劃編輯:李雪清 音頻編輯:陳子夫 01 聽前思考 夢從何而來? 被壓抑的欲望如何在夢中呈現(xiàn)? 如何科學地解夢? 02 書中金句 我們在睡眠中,回到了看待和感受事物的老路上,回到了很久以前支配我們的沖動和活動中去。 如果一個女人夢見摔倒,它必定有性的意義:她想象自己是一個墮落的女人。 夢已經(jīng)證明了,那些被壓制的材料在正常人和變態(tài)者的心靈中都是同樣存在著的,而且都保持其精神功能作用。 夢的解釋是通向理解心靈的潛意識活動的皇家大道。 遺忘往往由一種潛意識的目的所決定,并總是能使人們推測出人們遺忘的秘密意圖。 顛倒或事物轉向反面是夢工作最喜愛使用的表現(xiàn)手法之一,也是應用得最廣泛的方法之一。 潛意識是真正的精神現(xiàn)實;我們對它的內在實質之不理解,就正如我們對外部世界的真實同樣不能理解一樣。 03 精華筆記 《夢的解析》寫于1899年,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體系開始建立的標志。這本書先后被再版8次,并被翻譯為多國語言。直到今天,這本書依然是心理咨詢和治療師的必讀書目,也深受心理學愛好者的關注。 第一段音頻中,我們會重點聊弗洛伊德如何把夢與被壓抑的欲望聯(lián)系起來。 第二段音頻中,主要講弗洛伊德對夢的心理學解釋,也就是如何為他人解夢。 第一段音頻內容:弗洛伊德如何把夢與被壓抑的欲望聯(lián)系起來? 一、夢的早期研究為弗洛伊德帶來了5個啟發(fā) 第一個啟發(fā):夢不是超自然的展現(xiàn),而是一種心理活動。 亞里士多德是第一個把夢納入心理學研究的人。他認為,夢并不是什么神的褕意,而是睡眠者在睡眠中的心理活動。亞里士多德認為,夢可以把人們在睡眠中直覺到的輕微刺激,轉變?yōu)閺娏业母杏X。他推斷說,夢很可能會向醫(yī)生透露出病人身體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在清醒狀態(tài)下是很難被察覺到的。 顯然,弗洛伊德是支持亞里士多德的,他認為,夢是一種“心理活動” ,并不是超自然力的展現(xiàn)。 第二個啟發(fā):夢來源于人的真實體驗。 一些古代的學者早就提出夢都是來自個人記憶:不管夢的結果如何離奇,它們從不會真的脫離現(xiàn)實世界。此外,人夢見的東西,不會來源于什么重大的激動人心的時刻,也不是前一天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是偶然的細節(jié)和瑣碎的片斷。 據(jù)此,弗洛伊德打算在自己的研究中搞清楚一個議題:夢的素材究竟來自哪里。 第三個啟發(fā):夢為什么充滿謎團? 對于做夢的人來說,有時夢又看起來很陌生。我們總搞不清,為什么會做這樣那樣的夢。而且,夢中總包含著一些不連貫或荒謬之處。 弗洛伊德希望,他能從夢的這種荒謬感中找到合理的邏輯。他無比認同這樣的描述: “我們在睡眠中,回到了看待和感受事物的老路上,回到了很久以前支配我們沖動的活動里”。 第四個啟發(fā):理性在夢里起什么作用? 一般人的理性力量強大,清醒的時候不會產生幻覺,也不會做夢。但是當我們睡著了,理性力量卸下防備,我們就開始做夢。但這時還會有個看門人,這就是夢的稽查力量,那些特別本能的東西還是會被壓抑著的。 第五個啟發(fā):夢與精神錯亂的關系。 康德說:“瘋子是一個醒著的做夢人?!笔灞救A也有名言曰:“夢是短暫的瘋狂,而瘋狂則是長久的夢?!笨雌饋?,夢和精神錯亂是具有類似屬性的。 弗洛伊德堅信,通過對夢的研究,一定會提高我們對精神疾病的理解。而揭開夢的面紗,也意味著我們能對精神病和神經(jīng)癥問題有更加直觀的了解。解夢,也就自然而然成為了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時,了解病人的有效途徑。 二、夢是欲望的實現(xiàn) 1895年夏天,弗洛伊德做了一個對他來說極為重要的夢。這個夢與一名名叫伊爾瑪?shù)呐∪擞嘘P,她是弗洛伊德的朋友,患有癔病性焦慮問題,這是一種神經(jīng)癥,患者無法意識到自己有情緒問題,但身體會出現(xiàn)一些癥狀。弗洛伊德試著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幫她治療,結果并不太成功。很快伊爾瑪就結束了治療。 在弗洛伊德夢里,弗洛伊德主動要求檢查伊爾瑪?shù)牟≡?,也就是身體上發(fā)生病變的部分。他們的朋友奧托醫(yī)生,還有奧托的競爭對手也加入進來對病人進行檢查。這位對手得出的結論還跟奧托恰好相反。此外,伊爾瑪一位好友的一些個人特點也表現(xiàn)了在伊爾瑪身上,這些細節(jié)都出現(xiàn)在了弗洛伊德的夢里。 醒來后,弗洛伊德對這個夢進行了分析,他意識到,夢是愿望的滿足。 第一,這個夢幫弗洛伊德完成了報復的愿望。弗洛伊德在夢里,把伊爾瑪和她的好友互換了身份,還感慨如果伊爾瑪變成那個更順從的朋友該多好。這是他在報復伊爾瑪,因為伊爾瑪可能認為精神分析無效,因此停止了治療。弗洛伊德還把奧托和他的競爭對手作比較,因為奧托也不認同自己的方案,他很想對奧托說:“你并沒有你朋友那么優(yōu)秀”。 第二,這是弗洛伊德的自我辯護。這個夢始終在強調,伊爾瑪?shù)纳眢w出現(xiàn)了更多之前沒有的嚴重癥狀,這是想要證明,病人離開了弗洛伊德也并沒有痊愈,所以伊爾瑪病還沒好,不是弗洛伊德的責任,伊爾瑪自己難辭其咎。 從這個夢起,弗洛伊德開始建立“釋夢”的理論框架,也由此提出了他的核心理論:夢因欲望而起,夢是欲望的實現(xiàn)。 弗洛伊德還發(fā)現(xiàn),孩子們還沒有來得及對性有所知曉,但那些曾經(jīng)的失望,還是會刺激他們做夢,于是,夢幫他們實現(xiàn)了沒有被滿足的愿望。 三、夢的偽裝 顯然沒有人會渴望痛苦和焦慮,然而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57.2%的夢都是不愉快的。弗洛伊德說,那些顯露出來的痛苦和焦慮,只是一種表象。我們真正的欲望,偽裝在痛苦和焦慮的表象之下。 弗洛伊德有一名女患者對他的理論提出了質疑。這名女患者居然夢到自己15歲的女兒死了。在夢里,女兒的尸體被放置在一個木箱中。可是現(xiàn)實中,沒有母親會希望看到這種情景。 原來,這名女患者當年懷著女兒的時候,根本沒做好當媽媽的準備。她甚至用拳頭猛擊過腹部,顯然一點也不歡迎孩子的到來。所以,夢見女兒的死亡,其實滿足了她多年前的欲望。 弗洛伊德發(fā)現(xiàn),真實的欲望有時會讓我們難以接受或面對,因此我們選擇壓抑這些欲望。而這些被壓抑了的欲望,在夢里,經(jīng)過偽裝,會呈現(xiàn)出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