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次人生進擊,做自己想要的工作 獵聘網(wǎng) 2018-04-19 14:11 提到工作,你的第一感覺是什么? 朝九晚五; 賺錢養(yǎng)家; 成為CEO,迎娶白富美; …… 你有沒有靜下來想一下,你現(xiàn)在所做的工作,是不是你喜歡的,或者是不是你想要做的工作? 美國洋蔥新聞網(wǎng)的一篇文章中寫道“人們總會自我催眠,認為現(xiàn)在所做的工作就是自己想要的?!睂嶋H上,很多人都深陷令人崩潰的工作而不能脫身,還要不斷地自我欺騙。 如果你被困在這樣一條人生軌跡上,似乎只能有兩種選擇:安于現(xiàn)狀或者顧此失彼。 在第一種情況下,你會選擇繼續(xù)在現(xiàn)在的工作中煎熬,終日郁郁寡歡。你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但你并不打算做任何改變。 在第二種情況下,你決定節(jié)衣縮食,找一份能解決溫飽但不會占用全部時間的工作。你不喜歡這份工作,不過沒關系,因為你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是你喜歡的工作并不能獲得很高的收益,所以你只能接受這種犧牲。 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不再需要將就?如果你能夠找到真正熱愛的工作,同時能夠得到滿意的收益,你愿不愿意嘗試一下?青年創(chuàng)業(yè)家,踏遍全球190多個國家的環(huán)球旅行家克里斯·吉耶博給你帶來了第三種可能性。 接下來,讓我們跟隨克里斯的腳步,來一次人生進擊,找到你想要的工作。 1 理想的工作是什么樣子? 想象一下,什么樣的工作才算理想的工作? 克里斯提出了一個簡單且實用的模型:快樂-金錢-心流模型,一份工作滿足了這三個條件才算是最理想的工作。 A.快樂:你喜歡做的事情 “做你所愛”也許是老生常談,但對于余生中每周至少要花費40個小時去做的一系列事情,我們渴望的也不過如此。如果你壓根不喜歡自己花大部分時間去做的事,就很難得到真正的快樂。 B.金錢:支持和養(yǎng)活你的東西 尋找理想工作或職業(yè)時,金錢不可能是次要因素。你總是要生活的,如果有了家庭,你就得養(yǎng)家糊口。 在職場上,我們尋求的最理想的情況是,你做的工作能讓你衣食無憂。如果能讓你富有,那就更好了,畢竟“富有”沒有什么錯。 即使它不能讓你荷包滿滿,也不應該讓你窮困潦倒。換句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如果你終日為賬單發(fā)愁,就很難熱愛你的生活。 C.心流:你真正擅長的事情 你是否曾沉浸在自己喜歡的項目中以至于忘了時間?你是否做過這樣一份有償工作:因為很喜歡,所以就算沒有報酬,你也會欣然去做?我們把這種情況稱作心流,即最大程度地提升技能并且沉迷于真正擅長之事的藝術。 這種情況就像快樂和金錢,對命中注定的工作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滿足快樂、金錢、心流三個條件的工作呢? 2 聰明的冒險,永遠為自己下注 人生就是一場賭博,尤其是職業(yè)規(guī)劃這部分,就像輪盤賭。 我們總是根據(jù)直覺做決定,所以往往會反復犯同樣的錯誤。那么與其碰運氣,不如智取。賭博畢竟是一項風險極大的投資,而賭場之所以通常會贏,是因為他們有方法降低風險。 如果你想要在職業(yè)生涯中更加幸運,就應該學會聰明的冒險。你需要成為一名更好的風險評估者,下面兩個原則可以幫助你。 原則一:識別危險 如果你是焦慮型人格,這個時候焦慮傾向可以幫助你。即使你不是,也請花幾分鐘時間列出所有可能因潛在的變故、風險或機遇而出錯的事情。 在很多情況下,你會發(fā)現(xiàn)最可怕的危險既不會致命也不可能發(fā)生。即使風險很大、后果很嚴重,只要知道會發(fā)生什么就能給你前進的信心。如果真得太過冒險,這樣做也能賦予你放棄的智慧。 原則二:不要因為擔心錯失良機而做決策 想象一下,你正在找工作,第一次面試之后就馬上接到了錄用通知,你可能會受寵若驚,也許還有點驕傲,但你也可能懷疑這個機會是否是最合適的或者是否有更好的選擇。這種擔心錯失良機的心理會促使你繼續(xù)尋找,或至少延期接受第一份錄用通知。 但試想一下另一種情況,如果你已經(jīng)參加了50場面試,卻沒有收到任何錄用通知。然后在第51 次面試之后,你接到了人事經(jīng)理的錄用電話。即便條件不理想、工作不合你意,你也可能同意,并且可能是馬上同意。因為別無選擇,所以你最好接受這份工作并為此感到慶幸。 在這些例子中,第一份工作可能非常適合你,而第二份工作可能是個災難。因為我們往往會基于擔心或稀缺感做出決策,所以我們有時會被迫接受次優(yōu)的選擇。我們越善于根據(jù)當前已知信息做出理性決策,就越善于評估風險。 3 掌握正確技能,造一把自由的鑰匙 如果你的目標是擺脫討厭的事情去做夢寐以求的工作,你就需要迅速提高正確的技能。 正確的技能分為兩類:在專業(yè)領域,與工作直接相關的技術性技能,我們稱之為“硬技能”;其他技能更加普遍,或至少應用更廣泛,我們把這些稱為“軟技能”,因為無論你在生活和工作中做什么,它們都可以幫助你。 一般來說,提升軟技能可以讓你成為更好的員工、更有吸引力的求職者以及使你自己更自信的代言人。大多數(shù)情況下,軟技能不是在課堂上學到的,它們需要從現(xiàn)實生活中汲取。 A.提升你的寫作和演講能力 不是只有職業(yè)作家才能從良好的寫作能力中獲益,并且大部分人在工作中都需要清晰表達的能力。寫作本質上都是為了說服別人,所以,確保你的作品包含了行動倡議。你可以問自己:“我想讓人們讀完以后去做什么?” 至于提升表達能力,首先你可以參加某些演講活動。如果沒有類似活動,你可以嘗試在會議上多發(fā)言,用講故事的方式闡述一個原理。如果你的發(fā)言不止1-2分鐘,就要提前想好開場白和結束語。當眾說話時,要試著更輕松、自然。 無論你做哪種工作,能夠提出強有力的觀點都非常關鍵。提高寫作和演講技能的核心在于:有說服力、有趣味性、充滿自信,以及讓別人認同你的觀點。 B.學會談判 談判不只對外交官和汽車銷售員有用。談判的藝術在于,為工作內外的所有問題找到雙贏的解決方案。有些人認為談判的目的是為自己達成最好的交易,但這不是重點,至少不需要不惜任何代價去做。你當然希望維護自己的權益、達成好的交易,但你也希望對方能開心地離開談判桌。 C.提升你的執(zhí)行力 無論是在什么領域,成功者都善于執(zhí)行。如果你曾參加過這樣一個會議,會上討論了很多好的想法,但后來不了了之,你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一個運用執(zhí)行能力的好機會。提出想法很容易,而能將想法付諸實踐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 D.與時俱進 經(jīng)濟學家泰勒·考恩每天都會更新名為“邊緣革命”的博客。他關于未來的理論之一就是,未來世界會比現(xiàn)在差距更大、更不平等。他說,這種差距不只存在于貧富之間,還存在于接受新科技的人與抗拒新科技的人之間。所以,想要不被時代的腳步甩掉,那就跟緊它! 4 每年辭職一次 當你停滯不前或只是不確定當前工作是否為最佳選擇的時候,有個辦法:每年,在你選定的那一天,自行決定該辭職了。你可以真的這么做,或只是從理論上這么做。 每年,對自己承諾:“如果堅持下去真的不是最好的出路,我將選擇‘越獄’,做些不同的事情?!? 無論是辭職、退學還是別的事情,你都可以用下面這份聲明草稿來對自己做出承諾。 每年X月X日,我將辭職。屆時我將評估繼續(xù)堅持一年對我來說是否為最好的選擇。如果是,我將堅定信心、付出一切;如果不是,我就會立刻開始尋找更好的事情。 如果你最終因為熱愛而繼續(xù)做當前的工作,那么棒極了!如果不是,就是時候逃離“阿爾卡特拉斯島”了。不管怎樣,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做出理智的決定,可以充滿信心地前進了。 5 做出正確的選擇 你一定聽過一句經(jīng)典的建議:“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碑斈阆M麑ふ依硐氲墓ぷ鳌?chuàng)造自由自主的生活時,你該如何選擇把哪些雞蛋放在哪個籃子里? 答案是從很多不同的籃子開始,嘗試很多東西。久而久之,你會發(fā)現(xiàn)有些事情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那時你就要開始更關注這件事了。換言之,你先擴大你的選擇范圍,然后限制選項。 在找到真正有效的方案之前,你可能會嘗試很多不同的想法和項目,或至少是某個想法或項目的不同階段。你可能暫時不知道想做的事是什么,但在某個時候,你可能就找到了,或至少你會發(fā)現(xiàn)某些真正有前途的事情。就在那時,你縱身一躍,全身心投入,把所有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里。 巴菲特的一位朋友曾經(jīng)在遇到職業(yè)瓶頸時,找到巴菲特來尋求幫助,巴菲特用下面的方式讓朋友寫下了目標清單。 1. 首先,列出你一生中想做的25件事。 2. 然后,從列表中圈出最想做的五件事(要慎重選擇)! 3. 放棄其余的20件事,只做和那五件事相關的工作。 這個方法的原理在于,你不可能同時做25件重要的事情。你可能會認為其余20件事依然重要,只是沒有那五件重要。但是不要這樣想,巴菲特的建議是盡快放棄未被圈中的事情。如果只選擇五個人生目標,你會集中更多精力去實現(xiàn)它們。 如果你能讀到這里,那我猜你一定不想安于現(xiàn)狀,更不想默默忍受。那么,何不來一次人生進擊,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本文內容摘編自湛廬文化出品的新書《這才是我要的工作》 |
|
來自: 殘月照亮夜 > 《電影/書籍/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