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內陸大量產品推出,香港重疾險相比之下,保費“變得很貴”,但香港保險的性價比很高,這個基礎仍然存在。 香港是全世界安全指數(shù)最高的城市之一,發(fā)案率之低排名世界前列。香港醫(yī)療制度健全,也為其加分不少。因此,世界再保險巨頭對香港的評級非常高,基礎保障費率非常便宜。而保險公司的費率,往往是以再保險公司的費率為底價的,甚至連承保條件都要受再保險巨頭的影響。 所以,香港保險的費率之前一直以超高性價比著稱。 必須承認,最近兩三年,隨著內陸互聯(lián)網(wǎng)網(wǎng)銷渠道的發(fā)展,大陸保險的行銷成本大幅降低。 兩者相比,雖然內陸保險在定價因素中還有劣勢,但是香港保險的互聯(lián)網(wǎng)程度不高,網(wǎng)銷比例低,而香港的保險傭金,眾所周知是比較高的。 兩項疊加,就抵消了香港保險定價的優(yōu)勢,使大陸保險的性價比迅速提升。 目前來看,在性價比方面,香港保險的優(yōu)勢已經十分不明顯了。那些僅存的差距,已經不足以推動保額需求小的人,“千辛萬苦”去香港購置保險。 既然價格優(yōu)勢不顯著,香港保險是不是就一無是處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第一,人的保障最高價值 香港保險有一個內陸保險目前無法企及的優(yōu)勢,就是對人的價值的尊重。香港保險中對人的價值評估遠遠高于內陸,人更值錢。 這么說很抽象,我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保監(jiān)會規(guī)定:在內陸,給未成年人買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產品,保額不能超過10萬元。 比如買重疾險,保額買到100萬甚至200萬,在香港是不用體檢的;而國內重疾險不用體檢的門檻大多設在50萬保額,如果保到100萬元還不要求體檢,這種產品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都很難找到。 在內陸,即便是壽險,想買到比較高的保額,也需要分多幾間公司購買才能滿足保額需求。 所以,如果保障需求在300萬元以上,去香港買保險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價格差不多,但是程序上簡潔很多,不費心。 第二,保證續(xù)保問題 什么是“保證終身續(xù)?!保?/span> 即保險公司如果承保你這一年的終身保障,今后無論你的身體如何變化,只要你肯終身交保費,保險公司就得終身提供醫(yī)療保障。 內陸終身保證續(xù)保的產品不多,頂多是承諾終身續(xù)保。香港續(xù)保條件更加寬松。 事實上,內陸的保險公司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家有保證終身續(xù)保的保險產品,頂多是“承諾終身續(xù)?!?。 “承諾終身續(xù)?!?,則是沒有條款內終身保證續(xù)保,就是說保險公司的條款是有條件承諾終身續(xù)保,如果產品停售,就不再續(xù)保。 第三,身故賠償限制 在香港投保,保單是沒有免賠責任、免賠條款的。保障不會因為投保人搬遷、移民、轉職業(yè)等等而改變。在香港,除了一年以內自殺,槍斃的,幾乎無任何事項不保。香港人壽險最大的優(yōu)勢是沒有“免責條款”或“不保事項”,這在大陸基本上不可能實現(xiàn)。在大陸投保,由于免賠責任、免賠條款,由于天災、地震、暴亂、示威等不是或不一定投保人故意參與令自己死亡的事故,受益人是拿不到賠償?shù)摹?/span> 第四,美元保單,全球理賠 香港保險以美元和港幣計價,這是區(qū)別于內陸保險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境外資金一方面可以避過內陸某些法律法規(guī),一方面可以減少稅收和政府部門監(jiān)管。基本上全球各地醫(yī)院(包括內陸)的報告都認,郵寄就可以理賠。國內的保險公司一般只認國內醫(yī)院的。 第五,分紅保單,更能抵御通貨膨脹 重疾險具備分紅,更適合給小孩投保,具備壽險保障的美金儲蓄分紅險,也成了眾多家庭配置美金資產和為孩子儲蓄的首選。 通過保單分紅,能夠有效抵御未來的通貨膨脹,由于紅利是復利滾存,因此最終保單的保額和現(xiàn)金價值能達到所交保費的若干倍至幾十倍。 擔心分紅不確定性的朋友也不用太擔心,香港保險公司將實際分紅跟保單上的預期分紅做檢視,讓客戶非常清楚分紅的實際情況。香港各家公司都非常重視分紅達到目標,一般年度都是100%或者略高,只有大的經濟危機年份有可能低于預期值。 綜上所說,香港部分險種還是優(yōu)于內陸,部分產品特點還是比內陸更有優(yōu)勢,而香港作為離岸金融中心,在境外大額保單方面還是比內陸更加適合購買。 來源:港險網(wǎ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