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光《年輕人音樂會》試聽課程(中文字幕) 伯恩斯坦小百科 以下是關于偉大作曲家伯恩斯坦(1918-1990)的一些真實事件: 熱度——隨著作曲家們的離去,倫納德·伯恩斯坦的一生對其他作曲家來說是最具爭議的一位。他的音樂,他的教育理念,他的政治觀念,以及他對大眾的真誠,無一不吸引視聽。盡管如此,他永遠精力充沛,在20世紀的古典音樂中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 原名——倫納德·伯恩斯坦原名路易斯(Louis)- 16改名歲。他是個靦腆多病的孩子-也許因為這樣的緣故,在5歲時就讓他學習鋼琴- 他是出生在馬薩諸塞州勞倫斯(Lawrence, Massachusetts)的俄國/猶太移民。 香煙——因一生嚴重的煙癮,死于肺氣腫(呼吸困難),他在退休后的第5天就去世了。
藝術觀念——用他著名的話說:“我對管弦樂隊本身的聲音不感興趣。我希望它聽起來像作曲家?!蔽蚁?,這就是“他”認為作曲家想讓它發(fā)出聲音的原因吧? 合作——在一場演奏勃拉姆斯《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音樂會上,他與鋼琴家格倫古爾德(Glenn Gould)有一場著名的爭吵-在排練中,古爾德(Gould)想以慢速演繹-在他們開始演奏前,伯恩斯坦就向聽眾宣布:“不要害怕,我們有古爾德先生……在協(xié)奏曲中,他是老大……是聽獨奏演員的還是聽指揮的?回答當然是,這不好說,看那部分由誰負責?!?/span>這位曾經(jīng)希望在每一次演說都能獲得掌聲的藝人伯恩斯坦,后來因為攻擊古爾德而受到批評(他無法辯駁?。?,他甚至干脆放棄接下來要上演的演出。 音樂劇——也許他的最出名的作品是百老匯音樂《西區(qū)故事》;故事取材于莎士比亞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使用桑德海姆(Stephen Sondheim)的歌詞,講訴了1950年紐約幫派(the Jets and the Sharks))之間的爭斗的故事。1961年的音樂電影版本贏得了10項奧斯卡大獎(美國電影藝術金像獎)。起初這首作品是想描寫生活在曼哈頓下東區(qū)的愛爾蘭天主教家庭和猶太家庭。-但舍棄了這個想法,而改為我們現(xiàn)在知道的波多黎各人與白人幫派間斗爭的故事。唷,真是大松一口氣! 指揮藝術——盡管有爭議,伯恩斯坦還是備受贊譽的、世界“需求最大的”的指揮之一。無疑是因為他對每一場表演都充滿了能量和激情。 多媒體——伯恩斯坦是最早精通電視的古典音樂家之一。自1924以來,紐約愛樂的《年輕人的音樂會》在美國舉行,但倫納德·伯恩斯坦1958在第一次電視轉(zhuǎn)播的音樂會,給他們帶來了新的觀眾。1962后,年輕人音樂會成了系列電視節(jié)目,伯恩斯坦用他一貫的熱情和精力,在15年里一共指揮了53場音樂會。 政治理念——在政治上,伯恩斯坦和他的妻子似乎盡最大努力把他們放在最熱的水域中;他的妻子——費利西亞(Felicia)——為促進受教育婦女反對越南戰(zhàn)爭,從1955持續(xù)到1975幫助建立反戰(zhàn)有組織行動。現(xiàn)在這聽起來并不是什么壞事了,但在1967,它被認為是“反美”行徑。 黑名單——1950年,共產(chǎn)主義右翼勢力在廣播電視中反擊報道中寫到:這并不是因為這些活動–而因為這些活動后來不斷發(fā)生- 倫納德和他的妻子被列入名為“紅色通道(Red Channels)”的反共名單中。事實上,他們與艾倫·科普蘭、Lena Horne(影視歌三棲的老牌巨星)、Pete Seegar(被譽為美國民謠之父)和Artie Shaw(生于美國紐約,作曲家、樂隊指揮)等名人的名字都被列入名單,從長遠來看,這對他們沒有任何影響。倫納德作為一個潛在的“紅色”分子也被總統(tǒng)胡佛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密切監(jiān)測。 老師——伯恩斯坦是艾倫·科普蘭(Aaron Copland)的親密朋友——他伯恩斯坦唯一的作曲老師,也是“美國作曲學院院長”——伯恩斯坦并錄制了科普蘭所有的管弦樂作品;他還經(jīng)常演奏柯普蘭的《鋼琴變奏曲》,這使得它們成為科普蘭的標志性作品。
歌劇——倫納德·伯恩斯坦是第一位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指揮歌劇美國人。他指揮了《凱魯比尼:美狄亞》,瑪麗亞·卡拉斯(Maria Callas)領唱。 Maria Callas 救火隊長——伯恩斯坦成名迅速。他出人意料地被任命為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的助理指揮,并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內(nèi),他代替布魯諾·瓦爾特(Bruno Walter)參加一個他無法想像的高難度的作品。在精彩的表演之后,他登上了第二天早晨紐約時報的頭版。 Bruno Walter 鋼琴——奇怪的是,伯恩斯坦從來沒有表演過鋼琴獨奏,但一直被認為是指揮家和鋼琴家。他雖然指揮并演奏莫扎特鋼琴協(xié)奏曲(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拉威爾《G大調(diào)鋼琴協(xié)奏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