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理及臨床概要 本癥是由于膽固醇代謝的局部紊亂,造成膽汁中膽固醇含量增高,而沉積于膽囊影膜固有層的巨噬細胞內,逐漸形成了膜表面突出的黃/色小結節(jié),故稱之為膽固醇沉積癥。常呈息肉樣改變,故又稱之為膽固醇性息肉。這是最常見的膽囊瘤樣病變。其臨床表現往往與慢性膽囊炎和膽囊結石相似。 (2)聲像圖表現 膽囊的形態(tài)大小一般正常,囊壁可輕度增厚。息肉常多發(fā),體積較小,表現囊內較強回聲結節(jié)附著于囊壁,較小的僅呈現為強回聲點,直徑常小于1cm。多數有蒂,或基底窄,不隨體位改變而移動,無聲影,其內無彩色血流信號。可合并膽囊結石。 1.臨床意義 目前超聲儀能顯示有膽汁充盈狀態(tài)膽囊內小至1mm的增強回聲光點,這使超聲診斷膽囊內膽固醇結晶的敏感性大為提高。根據聲像圖特征極易對該病作出診斷。 2.鑒別診斷 膽囊壁膽固醇結晶沉積癥主要與膽囊良性腺瘤鑒別,后者體積較大,常大于1cm,基底部有彩色血流信號。膽囊壁膽固醇結晶沉積癥還須與膽囊結石鑒別,根據增強回聲后方是否有聲影及是否隨體位改變而移動這兩個特點不難鑒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