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稱急性闌尾炎為腸癰,多由脾胃功能失調(diào),再加上其它如飲食不節(jié),忽然奔跑等原因,致使飲食糟粕不得通降,進而積滯,使氣血淤阻,積于腸道。老中醫(yī)指出可用大黃牡丹湯加減治療急性闌尾炎。 大黃牡丹湯:生大黃12g(必需后下),冬瓜仁24g,芒硝9g(沖服),桃仁6g,粉丹皮12g。 用法:芒硝以外的藥加水1000ml,煎到300ml,去藥渣后然后加入芒硝,煎沸后一回喝完。 作用:瀉熱消腫,散結(jié)破淤。 加減:痛得厲害的加蒲公英或者三七末;發(fā)熱嚴(yán)重的加紫花地丁,金銀花;如果是腹部也有化膿出現(xiàn)包塊的加皂角刺;病后期則可加入黨參或者人參以扶正。 急性闌尾炎愈早使用此方將淤阻的糟粕與膿腐的血肉通瀉下來愈好。如果是在用藥三四小時后,還不見瀉下,可再服用一劑,以及早達到瀉下之目的。得瀉后,次日仍需要繼續(xù)用藥,直到康復(fù)。但是后期瀉下藥大黃,芒硝等應(yīng)有所降低,同時增加清熱解毒藥。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診治不夠及時,病況惡化,例如合并彌漫性腹膜炎時,選擇用此方瀉下則需要慎重。然而如果發(fā)展成闌尾周圍膿腫時,仍然可通過辨證加減使用此方。即便腹疼已經(jīng)降低,也不發(fā)熱,也不能掉以輕心,仍要再服3服以上以求鞏固治療效果。 在此同時,急性闌尾炎病況比較重的最好還是配合針灸與外敷法同時治療。 1.針灸:針闌尾穴,首先使用瀉法深刺之,捻針20分鐘左右,接上電針后通電半個小時,再留針60分鐘。最好每日扎一回,連扎3日。進針前需要先探查周圍有沒有壓痛點,如果有直刺壓痛點就可以。如果有發(fā)熱,嘔吐、惡心者加曲池,合谷,內(nèi)庭穴等。 2.外敷法:三黃散外敷。 組成:黃連9g,黃芩9g,大黃9g,蛇床子9g,寒水石9g,黃丹2g,白礬3g,輕粉,白芷,無名異,木香各少量。 用法:將上藥打粉,用蜂蜜加水調(diào)勻后,敷在患處,干了之后就能夠換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