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通常是指大腸桿菌從尿道口逆行侵犯膀胱而導(dǎo)致的炎癥,有急、慢性之分。臨床上以尿頻、尿痛與膿尿等小便異常表現(xiàn)為主要特征。急性膀胱炎通常伴有尿道炎,起病急,病人約半個小時左右排尿1次,同樣有數(shù)分即要排尿,尿道灼痛,下腹部和會陰部同樣有疼痛,尿色混濁。單純的急性膀胱炎不出現(xiàn)發(fā)熱、寒戰(zhàn)等全身癥狀,其發(fā)病過程比較短,一般在7至10日內(nèi)癥狀就可以消失。 膀胱炎食療既不同于西藥治病,也不同于不同于中醫(yī)治病,而是一種通過美味飲食的特殊療法,從而使膀胱炎得以治療,直至痊愈。 食療1:紅棗煮芹菜 原料:芹菜350至700g,紅棗100至200g。 用法:共加水煮湯。每天分3次飲服。 食療2:龍葵根煎豬骨 原料:新鮮龍葵根、豬骨頭各62g。 用法:加水1000mL,穩(wěn)火煎至500mL,分兩回服下,每天一劑。 食療3:魚腥草燉豬肉 原料:魚腥草60g,瘦豬肉適量的。 用法:共燉服,每天一劑,連續(xù)服用1至2星期。 食療4:車轱轆菜燉膀胱 原料:鮮車轱轆菜60至90g(干品用20至30g),豬膀胱約200g。 用法:切成小塊。加清水適量的煲湯,用食鹽少量調(diào)味,飲湯食豬小肚。 食療5:豆芽汁 原料:綠豆芽500g。 用法:洗干凈,搗爛。用紗布壓擠取汁,加白糖代為茶飲服。 食療6:白瓜羹 原料:白瓜250g,切片,蔥白100g,切段,豆鼓50g。 用法:加水共煮作羹。早晨和晚上空肚子服用。 食療7:苞米須粥 原料:苞米須50g,棒草10g,洗干凈,牛舌草20g。 用法:洗干凈,裝入紗布袋。3味同入砂鍋,加清水600mL,煮到450mL時去渣,加入粳米200g煮成粥,加少量白糖調(diào)味即成。 ![]()
![]() |
|
來自: 子孫滿堂康復(fù)師 > 《膀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