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過了四分之一 發(fā)布的新手機已超過20款 每次新品發(fā)布,拍照無疑是最大亮點 今年所有手機都在AI攝影技術找賣點 AI攝影技術,是個什么鬼? 每次發(fā)布會手機廠商小米、OPPO、vivo、華為都不厭其煩的花大把時間宣稱它們的AI攝影技術有多牛X,AI是個什么鬼? AI并不是什么新詞,就是智能,多年前的卡片相機也有很多AI,就是智能化。對此許多人褒貶不一,喜歡的人交口稱贊,討厭的人嗤之以鼻。 但手機的AI比相機要智能很多,畢竟手機的運算速度、APP要強大很多。手機的AI對以前“傻瓜”相機的再一次升級。究竟是真智能還是新噱頭? 目前手機最有代表的AI技術,就是多幀合成技術,以現(xiàn)在手機拍星空、夜景為例,手機拍攝的并不一張照片。而是在數(shù)秒之內(nèi)拍好幾張、甚至是好幾十張照片,然后把它們合成一張。 多幀合成示意圖,圖片來自iPhone Keynote 正因為有這樣的技術,所以手機敢出來懟相機。從實際效果來說,這確實對照片畫質(zhì)有改善。 這有點類似HDR技術,以前制作HDR需要拍攝多張,依靠后期合成。現(xiàn)在手機可以通過拍攝不同感光度和快門速度的照片,然后比對照片之間噪點的分布,將噪點中和。 HDR效果圖,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多幀降噪示意圖,圖片來自網(wǎng)絡 未來,AI將統(tǒng)治手機攝影?
相比起全面屏對手機外觀的改變,藏在手機“里面”的AI看不見摸不著,但就是這種很玄乎的東西,廠商卻看得很重??纯此鼈兌际窃趺礊锳I攝影背書的:
vivoX21:AI逆光拍照 “升級版vivo AI逆光拍照,能夠準確識別逆光場景,即使在逆光下,背景和人臉依然清晰;AI逆光拍照與AI美顏相加持,造就新一代AI逆光美顏?!?/span>
OPPOR15:AI人像模式+AI智能場景識別 “AI人像模式通過雙攝背景虛化,智慧美顏,3D人像打光,再加上影片風格,呈現(xiàn)電影質(zhì)感的人像大片??芍悄茏R別16種標簽和120種場景,并匹配專屬優(yōu)化方案,讓藍天更藍,美食更誘人?!?/span>
小米MIX 2S:AI 場景相機 “拍照時可智能識別多達206種場景,實時優(yōu)化調(diào)校,無需后期修圖,張張明信片。”
華為P20:AI攝影大師 “AI智慧防抖,智能模式推薦,智能構圖指導”
手機廠商為什么在AI攝影上達成共識,用華為P20在發(fā)布會上的一句話應該可以概括——“我們懂得你對掌握場景模式切換、拍照參數(shù)調(diào)校等‘高階功能’的渴望,這些復雜的知識和流程現(xiàn)在起由AI攝影大師為你應對?!?/strong>
現(xiàn)在再用手機跟單反比,其實意義已經(jīng)不大了,因為手機攝像頭和傳統(tǒng)相機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兩種明顯不同的發(fā)展道路,單反相機追求硬件技術升級,而手機攝像頭在硬件難以突破的情況下,軟件和算法起到了更具主導性的作用。
這也就使得手機和相機用戶的分化更大,單反用戶需要有一定的操控經(jīng)驗,而手機用戶可能是一個只會按快門的“菜鳥”。
不管是相機還是手機用戶,我們都更關心AI究竟能幫到哪一步?這決定了兩者的差距會有多大,以及未來我們究竟更需要誰。
AI能為攝影做些什么?
AI是個筐,啥都往里裝。直到現(xiàn)在還有人認為AI攝影就是以前的功能改頭換面再冠上一個AI的名頭,那我們只能說你在井底待得太久了,真正的AI具備一定的理解和自我學習的能力,拍照更聰明。
場景識別 場景識別是目前手機提得最多的一種AI攝影應用,可早在十年前的卡片機上,這一功能就不稀奇了,微距、寵物、雪景、夜景、肖像……也能數(shù)出十幾種。 過去卡片機上早就有的場景識別不是一回事
智能手機沒理由把十年前的技術再拿出來吹,如今的智能場景識別技術已經(jīng)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同樣是拍攝風景,現(xiàn)有的人工智能算法,已具備“讀圖”能力,能夠分辨出究竟是海島還是天空的風景畫面,以及拍攝時間是日出還是日落,又或者是正午的陽光。
又比如拿著手機拍攝美食,AI對象識別技術不僅能夠識別食物,而且還能解讀出是什么樣的食物,火鍋和蛋糕應用的將會是不同的圖像處理方式。 AI場景識別比拼的就是讀圖能力,誰能讀出更多信息,就更能調(diào)用有效的拍攝策略,從而達到提升最終畫質(zhì)的目的。最新的人工智能已達到花草樹木的名稱、貓狗的品種的細致識別程度,說到底還是一種計算能力。
人像摳圖 說完場景識別,再來看看人臉識別和摳圖算法,這是一項更加復雜的機內(nèi)處理。正確識別出人臉不難,但要實現(xiàn)像人一樣的摳圖,將對象從復雜多變的背景中剝離出來仍然有難度。
這也是為什么如今手機廠商仍需依賴雙攝像頭視差描繪出被攝對象輪廓,以此完成摳像并對背景進行處理。但雙攝像頭這個功能,遲早會被人工智能取代。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只有一顆后置攝像頭的谷歌Pixel 2手機,它的DeepLab-v3+算法基于AI的深度學習自然網(wǎng)絡,可以對景物進行實時分析,識別目標場景內(nèi)容,通過算法讓單攝實現(xiàn)了不亞于蘋果iPhone X的景深拍照。 風格學習 不同人對不同的畫面風格喜好是不一樣,比如色彩風格、濾鏡的使用等等,AI的學習特性可以讓今后手機的成像風格也變得千人千面,通過學習用戶的操作,生成特定的色彩色調(diào),滿足個人的喜好。這一過程是慢慢形成的,用戶可能最終都不會意識到。
不僅如此,用戶甚至可以一鍵復制喜歡的風格、色調(diào)。前不久圖像技術廠商英偉達推出了一種名為FastPhotoStyle的新AI算法,可以將一張照片的風格直接復制轉移到另一張照片上,而無需進行復雜的后期調(diào)色。
下面這些圖就是通過FastPhotoStyle算法合成新照片風格的示例,你確實可以為此感到震驚甚至擔憂。 攝影,交給AI還是你更愿意自己來? AI在手機攝影領域能做的事情太多,遠不止以上說的那些,要說完三天三夜可能都不夠。無論是HDR、全景、多幀降噪、濾鏡、虛化……人工智能能涉入的部分都太多了。
最新發(fā)布的華為P20/P20 Pro所宣稱的AI攝影大師還可以幫助拍攝構圖,提供關于構圖組合鏡頭的視覺建議。
未來AI基于地理信息、氣象信息、大數(shù)據(jù),將實現(xiàn)全面的拍攝指導,例如你來到海邊準備拍攝夕陽,這時手機會根據(jù)天氣條件、地理位置來推薦機位和構圖,要做的事情只是按快門。
你覺得怎樣才是一個優(yōu)秀的攝影師,熟知單反的各項操控,懂得計算焦距、測光,還是把這些都交給AI,繁瑣的技術細節(jié)和技巧統(tǒng)統(tǒng)不需要管,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尋找和發(fā)現(xiàn)值得拍攝的事物上?
|
|
來自: 紅翡綠翠 > 《生活.哲理.私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