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將簡要描述孩子第二、第三年的內心世界。我們將看看肛欲期,我想從發(fā)育的精神動力學角度向大家展現這一階段的特征。毫無疑問,大量包括軀體和精神發(fā)展在內的所有不同領域的生長發(fā)生在這個挑戰(zhàn)性的階段。 當看到弗洛伊德“自我早于軀體”的說法時,我們事實上強調了軀體發(fā)展的影響及其對意識和無意識水平的自體感知的影響。弗洛伊德對人類發(fā)展的觀點主要聚焦于驅力的發(fā)展,他認為它是人類本性中最突出的動機力量。最終,他系統(tǒng)闡述了驅力發(fā)展路線,它始于口欲期,接著是肛欲期,再接下來是俄底浦斯期,然后是成熟成年人的生殖器期。 我將從驅力發(fā)展角度來講述肛欲期的重要性,也會考慮到客體關系的發(fā)展及孩子與其養(yǎng)育者之間依戀的影響。我認為,當代精神分析對發(fā)展的觀點應整合這些不同的看法,這些不同的看法使我們能夠理解嬰兒在各個相互依賴的領域內的心理發(fā)展。發(fā)展是指基因的和先天的各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作為驅力的發(fā)展,這與軀體發(fā)育及潛意識中的內在表象相聯系,它也是指與孩子在其環(huán)境中遇到的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些客體對促進有利的條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在肛欲期,快樂和關注的中心從口欲期主要的、特征性的、與口部區(qū)域相聯系的口部感覺轉移到肛門區(qū)域。隨著軀體發(fā)育的成熟,孩子越來越能控制身體功能,比如糞便和尿液的排泄和控制。這種完全能夠控制的能力成為性快感的重要來源,這些身體感覺變得與自我刺激的性欲感覺有關,它來自于排便或保留大便以及養(yǎng)育者在照料孩子過程中的身體碰觸。 隨著身體的發(fā)育,孩子將越來越能主動地移動他的身體,探索周圍環(huán)境及他自己的身體。弗洛伊德已經強調了巨大的自戀的和力比多的快感,這使得孩子意識到他自己能產生某些東西,大小便因而被賦予了各種不同的潛意識含義。例如它們可能會被潛意識地理解為是獻給父母的禮物,或是對父母的拒絕。 顯然,在此階段發(fā)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與父母及其他影響孩子內心世界的養(yǎng)育者的行為之間發(fā)生著相互作用。在弗洛伊德對其性驅力發(fā)展理論形成概念的時期-(我們在談論100年以前的時期;他的“性學三論” 在1905年發(fā)表)-那時父母們以相對嚴格的方式迫使孩子盡快能夠如廁。所以控制軀體功能變成重要的問題,對清潔的教育常常導致父母與孩子間的權利斗爭,根植于此期的孩子被對待的方式常導致他們隨后人格發(fā)展中遭受多種強迫癥狀的痛苦。所謂的“肛欲人格”,即一種行為上極度強迫的、控制的人格,特點是牢固僵化的思維,可被理解為是以如此控制的方式不惜代價獲得潔凈并且壓抑任何可能是骯臟的、不被社會接納的事物所導致的結果。 在肛欲期,力比多從口周轉移到肛周,肛區(qū)成為性快感的主要來源,也是處理性的問題和常見的小孩來自哪里的問題時相應幻想的來源,-幼小的孩子對小孩從哪來這個問題極感興趣,它是一個具有巨大魔力的問題。這個年齡的孩子喜歡玩一些臟東西如泥巴,他們會繞有興趣地檢查其肛門排泄物。此期他們還不知道非常厭惡的感受,在以后出現的這種感受可被認為是內化了父母的清潔教育的結果。 同時,孩子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象征化的能力,這意味著軀體功能被強調了潛意識意義-那么糞便代表了某種在與父母的關系中具有意義的東西,如一件禮物或操縱客體的一種方式。在潛意識性幻想的影響下,大便甚至可以代表是一個作為禮物送給父母的嬰兒,孩子對此極為自豪的,因為它展現了他的生產力和權力。 在第二、第三年,孩子顯示出多方面不同的發(fā)展: 他意識到他主動去做事情和不依賴照顧者支持的能力不斷增加,有時他被自己的夸大感所淹沒。隨著認知和肌肉功能的成熟,他變得能夠去發(fā)現他的世界,同時他還深深地依賴照顧他的人出現。 孩子意識到他與母親是分離的,并且漸漸脫離口欲期和母親共享的共生階段。與此同時,他開始意識到他被排在母親和父親共享的關系之外——這個主題在接下來的俄狄浦斯期占主要地位。 他可以進行越來越多的主動交流,并獲得了說話的能力。這一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標志是有能力說“不”,這意味著孩子現在已經有了將自己與他人、他人的愿望進行區(qū)分的能力。這成為越來越多的自體感的一個重要核心,違抗是這個階段的重要部分因為孩子變得越來越意識到自己的愿望,這些愿望可能與別人的相反。 第一次他能夠想象一個不存在的物質,這標志著他象征能力的開始。 有時多種能力的巨大發(fā)展對孩子來說是令人惱怒的,而后他會意識到自己仍然是不獨立的。 總之,孩子在這個生命時期經歷的密集過程依賴于他的內在力比多發(fā)展和他父母客體之間的互動,這些客體組成了他的外部生活條件。 肛欲期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在這個發(fā)展階段中幼兒的好奇心。他們對周圍的一切,包括他們自己的身體及其功能,有著極大的興趣,一切都可以成為他們關注并準備去研究的潛在資源。弗洛伊德將這種賦權驅力描述為攻擊驅力發(fā)展的重要部分,這種攻擊驅力在前生殖器力比多組織中占據主要地位。 在肛欲期,隨著控制身體運動的增強,孩子獲得了深切的身體感知能力?,F在,他想征服他周圍的環(huán)境,并且,他開始研究他所觸及的一切。如果他的賦權嘗試遭遇失敗,結果將直接導致指向客體的受挫后的狂怒。我們都目睹過小孩子對他們好奇的物品表現出的殘酷行為:他們可能拆除玩具以查明它們的功能,他們摧毀玩具娃娃以了解它的里面,他們僅僅因為欲望的作用而殺死小動物如昆蟲,并且觀察會發(fā)生什么。 在獲得矛盾忍受能力的意義上,忍受針對照顧者(如母親)既有敵對的、攻擊的感受也有愛的情感這種情況成為肛欲期的核心任務之一。 背離的情感狀態(tài)會產生一種不協(xié)調感,孩子有時會被這些情感狀態(tài)所困擾,為了感到安全和像小嬰兒一樣受到保護,孩子會出現退行狀態(tài),會退回到前面的口欲期。在更活躍的時刻,他很快到達過度興奮并有被淹沒感,然后以狂怒和挫敗作為對自己和他人的反應。所以,為了找到一個新的內在平衡,幼兒會處于一種來回搖擺的狀態(tài),幼兒抱住媽媽一會兒后又將她推開顯示出他正在經歷情緒起伏的階段。 這些特征性的與客體相關的敵對和攻擊性的感受會在肛欲期表現出來,這使得弗洛伊德將這個發(fā)展階段稱為肛門施虐期。因而典型的例子是:用咬、抓、拳擊和戰(zhàn)斗征服他人,這往往和與攻擊者認同連在一起。引用弗洛伊德的話:“這種殘酷性看起來非常接近嬰兒的特點,是因為在面對他人的痛苦時感知到同情形成在相對較晚的時候,嬰兒的這種障礙會阻礙這種賦權驅力……我們可以假定這種殘酷性的傾向性根植于賦權驅力?!? 這些狂怒和敵對的情緒,有時會使在這個發(fā)展階段的孩子感到惱怒,這對于尚未成熟的孩子自我是一個巨大挑戰(zhàn)。伴隨著性喚起的這種攻擊性突破力混合狀態(tài)可能會導致被淹沒的感覺以及產生強烈的的焦慮和恐懼。如果客體被感知為沒有足夠的保護力或者自己反應為狂怒,那么這種原本已經難以承受和容忍的矛盾性將會被加強。而父母在與孩子互動中帶入的潛意識施虐和受虐沖突可能會破壞孩子自我的發(fā)展,并造成以后的心理障礙。 因此,被包容在一個安全的框架性的關系背景中對幼兒來說是很重要的,孩子在這種背景中能體驗到信任和被抱持于一個充滿愛及可信賴的氛圍中的感受。近幾年,依戀理論已越來越關注幼兒的發(fā)展方面。孩子可在安全的框架性的環(huán)境中體驗信任,這個環(huán)境的重要性不能被低估。 伴隨著內驅力在不同階段的逐漸發(fā)展,孩子在經歷他的成長,依戀理論的焦點是孩子非?;镜?、天生的本能渴望與母親有牢固的關系。我們可以將信任的基本環(huán)境看作是孩子所有發(fā)展的前提。只有當孩子與原始客體有一個安全的關系這個基本需要得到滿足時,孩子才能在有利的條件下找到一個成長和發(fā)展的環(huán)境。許多觀察研究證明安全的關系對于孩子進一步的任何發(fā)展來說確實是一個標志。 第二年和第三年對于兒童人格發(fā)展的整個過程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在此期間,特別是語言的獲得和和解期出現的沖突,對于核心的性身份發(fā)展和性別認同的開始來說是重要的。在肛欲期孩子們知道了他們是男孩還是女孩。與這個重要發(fā)現相聯系的性心理現象證明也可以將這個階段稱為早期生殖器期。關于清潔的早期教育,女孩子可能比男孩子更多地被要求盡可能變得干凈,這樣可能會導致早期沖突付諸行動為攻擊和性沖動。根據社會平均期望,女孩子運動功能發(fā)展往往很少被認為是自戀性的,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么她們更早地集中于認知和心理功能上的發(fā)育。對于男孩和女孩都重要的是認同父親或母親的角色以鞏固他們的性身份,以便進入下一步俄狄浦斯期的發(fā)展。 在第三年,被相對安全的撫養(yǎng)和體驗到與父母或其他照顧者之間足夠好的關系的孩子能正常地克服他們的和解危機,這可以導致越來越穩(wěn)定的內在客體表象,使他們有能力獨處一段時間而不會被太多被拋棄的恐懼感所淹沒。這種增長的內在能力成為進一步學習和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先決條件——在這個階段孩子不得不面對的任務可以描述為進一步鞏固個體化。 在第三年,孩子不得不征服被拋棄的恐懼感,這種恐懼在第二年曾是威脅性的。他的基本信任能力和安全感變得更加穩(wěn)定。 曾經在肛欲期早期占據主要地位的全能感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現實的自體形象,這使孩子能以更現實和適當的方式處理發(fā)展任務。他獲得越來越多的情感控制能力,并能以更好的方式控制失望感及挫折感,而不必每次都是狂怒。他慢慢放棄分裂開的好客體和壞客體形象,使他們成為一個整體,一個更加成熟的客體形象。他可以慢慢地放棄好的和壞的客體表象的分裂,從而產生一個整體的更成熟的客體表象。所有這些方面產生了一個越來越統(tǒng)一的孩子自己的自體表表象。 我試圖描述了幼兒在第二年和第三年發(fā)展的最重要方面。根據驅力的發(fā)展,這一時期占主要地位的是肛欲期。我們也看到了在這個時期客體關系和身心功能發(fā)展怎樣強烈地影響著孩子形成一個越來越統(tǒng)一的自體感,同時伴隨著漸長的作為男孩或女孩的性身份。為了將穩(wěn)定的客體關系內化為一個發(fā)展過程中的基本安全感,依戀的重要性已經被強調。 來源:中德班初級組第三次集訓資料集 |
|
來自: 咨詢師曹麗君 > 《兒童青少年心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