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朱元璋 文/歷史滾輪說起朱元璋這個人,沒有人不被他的權術所折服的(其實是害怕) 那些開國功臣只要有點個性的,比如李善長,徐達,藍玉等,盡管你有免死鐵券在手,也照殺不誤 完美的詮釋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幾個字 圖:朱元璋 今天,我們就從明朝劉辰寫過一部書《國初事跡》來說一說: 朱元璋控制兵權之對待士兵妻子,看朱元璋是如何通過一系列手段來挖掘“巨大潛力”的? 這個時候,你可能就要問了,《國初事跡》這本書靠不靠譜啊,不會又是哪本名不見經(jīng)傳的野史書籍吧 這個,還真不是,據(jù)記載: 辰於明初,嘗使方國珍,又嘗在李文忠幕下,所見舊事皆真確,而其文質直,無所隱諱,明代史乘多采用之 書中有這樣說道,士兵在每次出去打仗或者是功臣掠地的時候 朱元璋有個怪癖,會把士兵的妻子聚集起來,美其名曰:保護,供養(yǎng)士兵的妻子和孩子 圖:朱元璋 但實際上呢,有以下幾個好處: 第一,成全朱元璋的美名,掙得名望士兵出征,折損在所難免,唐代王翰的《涼州詞》就有寫道:“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如此這般,士兵歸來的就很少,若男人們不幸戰(zhàn)死沙場,他們的妻子的確可以得到軍隊的照顧 這樣一來,一方面士兵打仗更有底氣,一方面也能成全朱元璋的美名(厚待將士) 圖:朱元璋 第二,可以控制那些有異心的士兵俗話說:“男人有三寶,老婆,孩子,熱炕頭”,男人一旦有了老婆孩子,心飛的再遠,都會回來的,用在古代士兵的身上,也同樣在理 對統(tǒng)治者衷心耿耿的自然不用說,但對那些有異心的,他們的妻子就很有用處了,具體怎么用,想必大家都知道,我這里就不多說了 圖:士兵妻子 第三,為軍隊輸送廉價勞動力論戰(zhàn)場打仗,這些女人不行,但士兵們的衣服和鞋子等衣物,這些女人的貢獻著實不小 豫劇《花木蘭》唱詞中有一段就是真實寫照:“咱們的鞋和襪,還有衣和衫,千針萬線可都是他們連......” 如果能把這些女人都聯(lián)合起來,那也是很強勁的后備力量哦 圖:朱元璋 第四,這些女人相當一部分可以“再分配”隨著士兵的大量消亡,寡婦門也越來越多,朱元璋為了鞏固權力,就把這些女人組織起來成立了個“寡婦營”,慢慢的女人越來越多 這個時候,朱元璋就下達了一則命令: “寡婦聽其嫁人,不愿者送還鄉(xiāng)里依親?!?/strong> 但大部分人是不愿意回到家中的,一方面是他們孤苦一人,家里早已因戰(zhàn)爭破落不堪,另一方面是丈夫已經(jīng)死了,無人可靠, 這個時候,他們更愿意嫁給一些將領,即使是做個小老婆,也是愿意的 圖:士兵妻子 當然,這個從統(tǒng)治者的角度也是喜聞樂見的 一方面士兵的大量減少,若這些女子能夠繼續(xù)生育,也能孕育新生力量 另一方面,女人在軍隊中是很吃香的,建立功勞后若是被賞賜個老婆,士兵怎么能不感恩戴德呢? 圖:士兵妻子 感嘆一下:朱元璋的這種做法(聚集士兵妻子)雖然在道理上來說,有這么幾大好處 但真正從人性上來看,卻別有用心,或者是挺令人所不齒的, 不過在統(tǒng)治者來看,這的確是一手好牌(你的把柄在我手上) 縱觀歷史,好多皇帝都會把大臣的家眷留在京城,表面是優(yōu)厚供養(yǎng),但骨子里是不是也是一種控制呢? 圖:朱元璋 好了,這一期就到這里,對此你有什么想法呢,歡迎討論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