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歷來有重學的思想,家長通常將孩子的成績視為頭等大事,然而成績并不代表一切,孩子成長中經常被父母忽略的一些事才是決定孩子命運的關鍵。蔡元培先曾說過說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yǎng)?!?/p> 作為現(xiàn)代父母,由于傳統(tǒng)教育積累的弊端,大多數(shù)都走向了成績至上的道路,認為家庭教育就是開發(fā)孩子的智力,三歲背詩,五歲英語,安排各種家教輔導班興趣班,似乎讓孩子閑下來都對不起他的未來,也似乎只有這樣,父母給予孩子的教育才算是成功。 但實際上呢?這是對家庭教育極大的誤解,這是應試教育帶來的不良后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溫室里的填鴨教育會導致孩子缺乏夢想,缺乏交際,缺少對生命的認知,缺乏挫折的抵抗力,這樣的人,就算對于某些學科有著再高的造詣,又有什么用呢? 高分低能的例子比比皆是,遇到挫折輕生的例子也不在少數(shù),近年來學生因考試不理想、吵架、壓力大等等原因放棄生命的事例時常見諸報端,甚至還有博士生被拐賣落入傳銷組織的事情發(fā)生。成長中家庭教育的偏差導致他們缺乏足夠的判斷力跟社交力,對于社會缺乏足夠多的認知。人格不健全的人,即使平安度過學生時代步入社會,他也很難實現(xiàn)自我價值。 只有父母的教育觀念發(fā)生轉變,孩子才能接受更好的家庭教育,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才能終生受益。那么父母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培養(yǎng)孩子的人格呢?一張圖告訴你該怎么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