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是利而不害。圣人之道,是為而不爭。 道德經(jīng),我們都知道在漢朝的時候有一個了不起的時代,就是“文景之治”。漢景帝更是了不起他親自把老子的思想實(shí)踐以后覺得老子實(shí)在是太了不起了,所以他覺得老子這本書不應(yīng)該叫子,應(yīng)該提升他的位階,應(yīng)該叫“經(jīng)”?!敖?jīng)”就不一樣了,“經(jīng)”是不能隨便改的,而且是要常常照這樣去做的。那因?yàn)槔锩嫔习氩恐饕v“道”,下半部分主要講“德”,所以把它合稱“道德經(jīng)”。 “道德經(jīng)”總共八十一章,前面三十七章講“道”,后面四十四章講“德”。九九,八十歸一?!暗赖陆?jīng)”的主旨思想就在八十一章最后兩句話,老子最后用這兩句話把道德經(jīng)做了一個總結(jié)。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那么這兩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天之道,利而不害:天道是循環(huán)往復(fù),生生不息,周而復(fù)始。天道永恒,永遠(yuǎn)只有利而沒有害。萬物平衡發(fā)展只有天道能夠做得到,春天草長出來給牛羊吃,來年春天又繼續(xù)長出來給牛羊吃,生生不息從來沒有停止過。 圣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為了不讓人以為他所講的無為是不做事,所以最后才講“為而不爭”。無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違反自然規(guī)律。相反的無為是要做事,要做的合乎天理,要做得合乎天道,而且還要活到老做到老。“不爭”是功成不居,功成不必在我,把功勞讓給別人。圣人做事從來不與別人爭,你覺得你有功勞他也樂得把功勞讓給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