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錢,因為它的形狀和古代的銅錢比較類似,所以人們稱之為榆錢。榆錢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的盤中餐,特別是在沒有糧食吃的時候,榆錢拯救了很多人于饑餓之中,所以現(xiàn)在雖然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好了,但是還是有吃榆錢的習慣。 香椿,又稱椿白皮,原產(chǎn)于中國,分布于長江南北的廣泛地區(qū),為楝科。古代稱香椿為椿,稱臭椿為樗。中國人食用香椿久已成習,漢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營養(yǎng)豐富,并具有食療作用,主治外感風寒、風濕痹痛、胃痛、痢疾等。據(jù)《食療本草》載:“椿芽多食動風,熏十經(jīng)脈、五臟六腑,令人神昏血氣微。若和豬肉、熱面頻食中滿,蓋壅經(jīng)絡也”。故食之不可過量。 陽春三月,正是采食香椿的季節(jié)。不少專家提到,香椿不僅風味獨特,誘人食欲,而且營養(yǎng)價值較高,富含鉀、鈣、鎂元素,維生素B族的含量在蔬菜中也是名列前茅。另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香椿對預防慢性疾病有所幫助。其中含有抑制多種致病菌的成分,含有幫助抗腫瘤、降血脂和降血糖的成分,以及相當豐富的多酚類抗氧化成分。 槐花,每年四五月份,都是吃洋槐花的最佳季節(jié)。此時的槐花花香四溢,陣陣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曠神怡。洋槐花的吃法有很多種,但常見的是用粗一點的面粉拌勻后蒸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原汁原味和營養(yǎng)。 ![]() 構(gòu)樹的嫩葉也是可以食用的,并且有清熱,涼血,利濕,殺蟲的功效。在春夏兩季均可采摘它的嫩芽葉,洗凈后用開水焯燙,然后切絲涼拌或者做成餡包餃子,味道都非常不錯。構(gòu)樹的乳液,可以利水消腫解毒,能治水腫癬疾,蛇、蟲、蜂、蝎、狗咬。 ![]()
|
|
來自: 雨林修養(yǎng)館 > 《科學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