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是客 悟了是緣 文:安靜的風(fēng) 讀史開眼界 特約作家 孫權(quán)曾經(jīng)問過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你叔叔諸葛亮和你爸誰厲害? 諸葛恪幾乎不加思索,脫口而出,當然是我爸爸厲害。 孫權(quán)很詫異,說,你叔叔在蜀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文蹈武略無人可比,你爸在我這當一個不大不小的官,怎么會比你叔叔厲害呢? 諸葛恪說,我爸知道跟誰干。 諸葛恪這句話說的太妙了,他既沒有承認叔叔諸葛亮的能耐有多大,也沒有說自己的老爸有不如叔叔之處,一個人厲害不厲害,要看他跟誰干,言外之意,即使我爸不如我叔叔有才華,但在跟誰干的問題上,我爸比我叔厲害。 諸葛恪的一句話,說得孫權(quán)心花怒放,在孫權(quán)死后,諸葛恪能成為輔政大臣,也就不意外了。 跟誰干,這確實是個大問題。他不僅關(guān)乎職務(wù)升遷,前途命運,甚至還關(guān)乎生死。 三國里有一個人堪稱帥才,只因為他兩次跟錯了人,不但升遷無望,還險些喪命。 他就是王平。 王平職務(wù)不高,只是個牙門將,因為通曉關(guān)中地理,被曹操看中,封為向?qū)Ц毕蠕h,隨徐晃進攻關(guān)中。 徐晃在曹操眾多戰(zhàn)將中是最低調(diào)的一個人,不結(jié)交朋友,不與人來往,但他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自負。 凡是自負的人,都認為自己有兩下子,聽不進別人的意見,行事武斷,徐晃因為不聽王平的勸告,冒然進軍開戰(zhàn),結(jié)果敗的很慘。 戰(zhàn)敗的徐晃便想拿王平當替罪羊,說他提供的情況有誤,要殺掉王平向曹操有個交待。王平聽說此事后,連夜逃跑,在跑之前放火燒了徐晃的糧草。 從徐晃那跑出來之后,王平投奔了趙云,趙云覺得王平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便把他推薦給了劉備。 此時劉備正缺人手,當他聽說王平熟悉漢中地理環(huán)境,高興得不得了,馬上召見,馬上封官,封王平為偏將軍,王平也不負眾望,極力幫助劉備,幾年時間漢中已被劉備掌握。 公元228年,王平隨諸葛亮北伐,這次王平成為參軍馬謖的副手,這王平也是命苦,馬謖也是自命不凡的人物,沒把王平放在眼里,也沒把他的建議放在心里,結(jié)果被張郃切斷水源,街亭失守。 跟什么樣的人,借什么樣的光,王平一跟自負的徐晃,二跟自命不凡的馬謖,想不倒霉都難。 幸虧王平在街亭失守后表現(xiàn)不凡,極力收編殘兵敗將,組織有效的后退,盡最大努力減少蜀軍的損失,受到諸葛亮的賞識,最后官至鎮(zhèn)北大將軍,封安漢候。 王平雖然兩次都跟錯了人,結(jié)果都兇險萬分,但他在關(guān)健的時候都能冷靜的分析局勢,及時抽身自保,不得不說王平有異常人的膽識和智慧。 當你跟錯了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自保。
|
|
來自: 昵稱22551567 >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