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脈決要領(lǐng):首斷浮沉! 次斷遲數(shù)! 再斷虛實! 有升無降為氣郁 氣郁則橫逆! 氣郁則化火 有升降短為血瘀 有有形之物阻礙 氣郁會風寒束表! 這就是常見的脈! 十有八九! 大道至簡也! 女,35,四診:脈沉數(shù)實,眼眶印堂處憔悴,舌唇赤,舌根苔膩。右脅痛。額頭痛。有痰。主訴心臟不舒服。 診斷:肝火犯胃! 處升陽益胃湯加減 此類處方就是脾胃論陰火論的獨到之處! 我處方雖然是肝火犯胃的治療方子,但清火藥僅僅用到了黃連,這和傳統(tǒng)清熱用法有很大不同。為什么說他肝火犯胃很不好理解。 女子的左寸(女子右寸是太陰 主濕,左寸是太陽,主熱,寒進來,都是反面攻擊,也就是直接攻擊左寸 )是太陽脈,左寸脈沉以后,左寸受到風寒抑表,就會壓制肝,肝不能條達通暢,就會造成郁火。 肝火本要進小腸,結(jié)果不能順利進小腸,就橫逆進入右關(guān)胃,順著胃經(jīng)上循(火性上揚)額頭,所以額頭痛,眼眶肉歸胃管,憔悴因為被火燒(來自肝火橫逆犯胃的火)。 西醫(yī)診斷為心肌缺血,為什么不從心治療因為根源在肝,肝升不起來,膽就降不下去(去不了心),小腸火在那里煎熬,所以嘴唇舌頭紅。 像這種不可以輕易清火?為什么?治療法則:疏肝解郁,收斂肝氣。用白芍把肝氣從胃那里收回來,斂住它,用柴胡去疏導(dǎo),使它(肝氣)往上走,能夠到達小腸跟心。柴胡配白芍一收一斂。 為什么清火不用黃芩?用黃連,為什么不清肝火,因肝火條達,最不能受到打壓,治療肝病時不要輕易打壓肝火,要使肝條達,一條達就解開了。不宜用夏枯草,黃芩類打壓。 通過白芍和柴胡一斂一疏肝火會到達小腸和心,在火這個問題要治標不治本,如清肝火就不利于肝的條達和人體的恢復(fù),用黃連清心又有痰,所以符合半夏瀉心湯的癥?!秱摗酚冒胂臑a心湯治療心火主訴有痰,脾有火,把半夏湯中黃芩去掉(因打壓肝火),把生姜大棗去掉,脾有火(唇紅)保留黨參和甘草。一方面清心火一方面化痰,用清半夏。由于右肋痛,原方用陳皮,現(xiàn)改為青皮,來梳理肝氣行氣止痛。 主訴有痰,舌根苔膩,因為有濕,所以用白術(shù),茯苓,澤瀉,薏苡仁,以為濕在下焦。白術(shù),茯苓從根本解決濕,澤瀉和薏苡仁從下焦把濕利出去 額頭痛,用白芷引經(jīng)去散額頭的風熱 白芷配伍防風去散額頭風熱,羌活配伍獨活,散太陽和少陰經(jīng)風寒,為什么用?因為左寸太陽脈受風寒束表導(dǎo)致木性不條大,肝火被郁。。 所有藥物當中最核心藥物就是羌活和獨活,只有把風散掉肝氣才能條達,肝氣才不會橫逆犯胃。 藥物作用機制:舌根苔膩有風濕,用羌活獨活把太陽風寒打開,用柴胡疏導(dǎo),肝性條達,再用白芍把橫逆肝氣收回來 一連串配伍可以把氣理順。 羌活,獨活,白芷,防風散風的藥會導(dǎo)致氣虛,因為也會散氣,所以用黃芪,白術(shù),防風,固。因為風寒束表用發(fā)散的藥會表虛,用玉屏風防止風邪復(fù)來。 見肝知脾見到肝的病當實脾,知道木克土也要去治脾,這里有四君子湯,肝氣橫逆加強脾胃調(diào)理。見肝實脾還會用到一個方子實脾飲中用木瓜收斂肝氣,我們這里用的白芍收斂肝氣,因為白芍煎清熱木瓜不能清熱。 《脾胃論》處方很有自己特點是符合天道的我認為李棟垣的《脾胃論》很偉大,它不打壓肝火而去調(diào)條達肝性,從后天著手,把整個人氣機理順現(xiàn)在我一直用脾胃論的方子在臨床 整個來看遵循升陽散火,火郁發(fā)之的原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