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時期,山西的古文化仍很活躍,時代相當(dāng)于夏文化時期的遺址有多處發(fā)現(xiàn)并被發(fā)掘,但出土玉器很少。在屬于商代前期的夏縣東下馮遺址第6期文化的墓葬里,出土了1件小玉錛和1件帶齒玉器。 1985年和2003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分別在靈石旌介和浮山橋北發(fā)掘了兩處相當(dāng)于商代晚期的方國墓地,出土了一些精美的玉器。 靈石旌介發(fā)據(jù)了3座墓葬,其中1號和2號墓出土玉器19件,除玉壁、玉璜和3件玉管外,其余為把玩件或小佩飾,均為圓雕,器形有玉鹿、兔、虎、蟬、蠶、鳥、燕、魚等,造型寫實,所表現(xiàn)的動物栩栩如生,與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器有同工異曲之妙。 ![]() ![]() ![]() 浮山橋北商代墓葬被盜掘一空,僅留下一些零碎的小玉件,有鳥形玉璜、玉魚、玉虎頭和玉鯛等。其中鳥形玉璜采用陽刻雕紋技法,與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同類器一樣,是典型的商代作風(fēng)。 ![]() ![]() ![]() ![]() ![]() ![]() ![]() ![]() ![]() ![]() |
|